华亭士 2020.5.2617年冬天,有家人住院。又经历一些困苦、劳累和不堪。芜湖弋矶山医院一位医生推荐我看这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气读完,不胜唏嘘。作者记录了亲人从流行感冒到肺炎、ICU、插管、人工肺、直到最后去世的经过。
文丨冰寒014.7亿中产的喜与忧一直以来中产都是一个话题度很高的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的中间层,是阶层流动最活跃的一批人。早在2016年,全球著名杂志《经济xue人》发表文章预测,到2022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将超过4.7亿。
2018年,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中年男子,将岳父从患流感到去世的真实经历记录下来,发表微信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主人公在北京算是中产阶级,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不曾想,岳父的一场感冒,使这个小康家庭立刻陷入困顿。
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有感。《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网络。其原因大概是让每个读它的人都看到了一个病人家属从最初的只是担心姥爷可能传染给女儿的感冒——>肺部初步感染——>肺严重感染——>进入ICU——>送走亲人总共28天的难受经历。
内容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全科张航医生” ,可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科普。每个人都经历过“感冒”。大家对“感冒”的认识有多种多样,有些人会说“感冒”了不用治多喝水多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有些人说不要轻视“感冒”,搞不好要死人的。
最近看到一篇引发热议的文章,名字叫做“近2亿独生子女的崩溃,从父母第一次生大病开始”。文中北大教授胡泳的故事触动人心:他为了照顾完全失能的母亲,毅然放弃了事业的高峰,成为了全天候的照护者。同时也引起了网友对给父母养老困境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