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网信办公布2023“清朗浦江”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上海4岁儿童走失”事件中,网上出现“儿童非其父亲生”“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走失”等谣言。经查,这些谣言由一个有组织的水军团伙编造传播,水军借助AI批量制造不实帖文。
南都讯 记者樊文扬 1月3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与打击整治网络水军相关的典型案例。这类案例包括5大类,涉关闭网络水军网站、打击招募网络水军人员、查处利用AI等新技术实施流量造假等行为,并公布整治成果。网信部门称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高压严惩网络水军行为,坚决防范问题反弹反复。
“广州即将成为全国首个限制外卖配送的城市”登上网络热榜,经查系网民利用AI造谣;有人利用“AI去衣”软件制作淫秽物品贩卖获利,被处以行政拘留……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引流,利用“AI生成图文”“AI换脸”“AI脱衣”工具作案愈演愈烈。
【来源:光明网】近日,浙江温州苍南公安成功打掉一个,编传旧案谣言的MCN机构“网络水军”团伙。温州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某平台网民通过拼接无关网络视频,并虚构、篡改、编造案件起因等关键情节,剪辑为虚假信息的“成品”视频,后在各平台发布,挑动群众情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志愿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们的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年打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旗号的各种AI志愿填报也涌现出来。AI志愿填报真的靠谱吗?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选择呢?△图/视觉中国填志愿这门生意有多火?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案例摘要】在三月,山东省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安全案例,震惊了整个社会。一家传媒公司被曝光为策划了一场恶意引流行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央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网络水军,指的是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的、被雇佣的网络写手,由最初简单的发帖“灌水”逐步发展而来。现在,“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活动的突出表现形式包括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等。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逸群“三二一,上链接!”伴随着一声吆喝,直播间的观众开始抢购,上线仅十几秒的商品瞬间一抢而空,随后就是满屏的点赞、好评和用户回购。看到这些,你是否会冲动下单?但你有没有怀疑过,这些可能都是满满的套路!
经济之声调查发现,“网络水军”地下产业链在屡次被曝光后依旧活跃,AI“水军”甚至已经上岗。记者在网上搜索“水军”这一关键词,排名前几位的搜索结果都是声称可以帮刷流量的“水军公司”,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庐山真面貌。
日前,公安部公布依法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案件900余起,抓获嫌疑人5000余名,通过阶段性打击,全力挤压“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切实维护网络公共秩序。互联网时代,“网络水军”治理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