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格观念的走向,反映了儒家本体论和认识论等哲学基本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与发展。在孔子看来,“天生德于予”这种先验的道德,是源自天道的,存在于人自身的一种潜质——人道,这是人能够成为人的本体和天人关系的本源。
什么是儒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儒家的核心标准就是,这个人认可不认可“仁”。(一)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答曰“爱人”。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关爱。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原则。孔子还具体解释了仁的标准:1.
荀子“为民”观念的普遍化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意义,其“畏民说”重视人民可能具有的颠覆政治的力量,是对统治阶级的一种警惕和警告。在一些语句和思想表述上,荀子与孟子有相通之处,荀子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孟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