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吒2》的热映让这位神话少年再次成为焦点。哪吒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闹海杀龙、剔骨还父、莲花化身……但你是否想过,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角色,究竟从何而来?他的形象是否有历史原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哪吒背后的千年历史与文化密码。
哪吒:从印度神到中国魂,千年反抗的文化密码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哪吒最早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个角色,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也就跟着来到了中国。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文化移植,而是一个漫长的“本土化”过程,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河,最终成就了如今家喻户晓的哪吒形象。
在中国人心中有哪些经久不衰的神话人物,第一恐怕是孙悟空,那么第二毫无疑问的应该是哪吒。哪吒,是中国神话中非常出名的神仙,我们对哪吒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我们的印象恐怕就是《西游记》中哪吒是天庭的三坛海会大神,或者是《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的弟子。
过了除夕,《哪吒之魔童闹海》就要上映了,距离上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已经过去了五年多的时间。2019年夏天,电影路演结束,导演饺子就开始闭关创作续集的剧本,当时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续集与观众见面“大概要三到五年时间”。
春节档电影真是精彩纷呈,《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好评如潮,截至今晚8:30,已突破55.7亿。你知道么,安徽固镇县刘集镇是传说中哪吒闹海的地方。固镇有个刘集镇,刘集有条九湾河,九湾河边啊有个陈塘渡…当地人世代流传着哪吒闹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