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林的年俗中,初十挂灯是比较隆重的。这一天,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灯是用彩纸扎的花灯,挂在社头、祠堂和厅堂,一直挂到正月十六才烧掉,叫完灯。挂灯那天,主人会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这叫吃挂灯酒。
灯笼,对于现在许多九零、零零年代的孩子来说不算陌生,因为每逢过春节,满大街都有得卖,过年时候许多家庭也都会在门前挂上两个红灯笼。但是有一种灯笼,可能九零、零零年代的孩子比较少见,那就是竹子灯笼,我们通常说说的花灯就是指竹子灯笼。
春节将至,玉林城区主要道路两侧树梢挂起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部分主干道渠化岛摆起了鲜花,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把玉城装扮一新。1月13日,玉林城区文化广场、茂林路口等路段,工作人员正悬挂起一只只大红灯笼,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
【导语】有句俗话说得好!正月十三上灯日,正月十四,试灯日,正月十五,正灯日。意思是说,到了十三开始上灯,十四的时候开始试灯,到了十五就元宵灯节了,人们观灯赏灯,还要闹花灯。那到了正月十七日,又是什么日子呢?可别说,这一天也与灯有关。
掐指一算,今天已经是春节后上班的第四天了,小伙伴表示各种节后综合症还没有缓过来呐!今天,小微和大伙聊一个比较放松的话题,希望大家踊跃参与讨论,别不好意思哟!收假后,春节如何封红包也成为了大伙们热议的话题之一。现在,我们一起了解在玉林过春节的小伙伴是怎么封红包的?
大伙合力安装新的花灯。孩子的父亲挂社头灯。父亲抱着未满一岁的儿子祭祖。把新的花灯挂上祠堂。在玉林的年俗中,挂灯是比较隆重的。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挂灯当天,主人会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
近日,记者走访玉林人民公园、江南公园、文化广场、市政广场等发现各大公园、广场已披上节日盛装挂起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小灯笼串以及布置了新春景观小品等市民畅游其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艳丽,在下面仰头观看,像一条长长的红灯笼长廊。
春节将至,年尾这一周,人们都是繁忙的,所有工厂都放假了,人们上街购买年货,打扫卫生,老房子前屋后屋缝缝补补,小孩最开心就是又有新衣服和红包拿了。年二八开始就有人贴对联门神挂灯笼了,年三十晚,一家人团聚吃大鱼大肉必定少不了,表示今年的丰盛收入,年年有余(鱼)。
挂灯习俗,已成为了玉林乡村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而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社区泉口屯曾姓人家独特的客家“上灯”仪式别具一格,至今已传承百多年。曾家人每年都会选择在正月十三“上灯”,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网友前往拍照,见证这项一脉相承、别具乡情韵味的客家习俗。背上小孩参加“上灯”仪式。
February23网哥从今日起尝试开通新闻午餐车,看过来,我想跟你聊聊玉林今天发生的事~要闻王凯主持玉林市宣传文化单位领导干部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月22日上午,玉林市宣传文化单位领导干部座谈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还来不及思索,词曲悦耳的陆川啀戏,立即把“玉林文化地图”报道组投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之中。这样,我们和未曾深入探究的陆川猪、陆川铁锅等与日常生活交往密切的文化符号之间,与特色鲜明的陆川民俗文化之间,很快产生了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