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山西省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课堂田野考古现场规范培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培训。本文图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那么几页被岁月轻轻合上,尘封于时间的深处。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1500年来,云冈石窟有许多未解之谜。北魏时,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下,云冈石窟历经多次荒废与重建,后来甚至一度经受着严峻的盗凿考验,直到近代被考古学家再次关注,才遏止了更多的国宝流浪海外。云冈的前世今生,与中国历史、历代考古学人息息相关。云冈石窟的修建克服了多少困难?
公元439年,新兴的北魏王朝迅速统一了中国北方,在此过程中,北魏政权特别注重对人才、 伎巧的搜求, 陆续迁往首都平城一带的人口, 据文献的记载有百万人以上, 其中许多人来自山东六州、 关中长安、 河西凉州、 东北和龙和东方的青齐等当时北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
1947年,在北大图书馆兼任编目工作的他,整理善本时偶然发现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这是1147年金朝皇统年间撰刻的一篇文字,记录了云冈石窟的历史和重修情况,原碑早已轶毁,拓本也不复存在,元末《析津志》抄录过此碑文,但并未刊印,明初编《永乐大典》时又抄录《析津志》文字,后毁于庚子之役,幸而光绪年间缪荃孙的抄本将这一部分保存了下来。
跟随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脚步,自驾来到 云冈石窟。沿着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礼佛大道行走,路边矗立着十几对石刻巨象。骑象四棱神柱的底座是平和的石象,大象背上驮载的是,花纹细密精致的莲花宝座,石柱的四个侧面都刻有双排并坐的佛像。走出礼佛大道,是半环形的礼佛浮雕石墙。
那年我上宿白先生的中国美术史专题课,在读日本学者编写的《云冈石窟》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宿白先生看了我的课程作业,让我到云冈石窟做一次实地考察,这篇作业修改之后以《云冈第20窟西壁坍塌的时间与昙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设计》为题,发表在《文物》杂志1994年第10期上,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6月7日,云冈石窟的发现与研究图片巡展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展,这是云冈石窟时隔5年再次“出访”海外。本次图片展介绍了云冈石窟的基本概况和地理位置,以及百年来国际学者和中国学者对云冈石窟的调查与研究。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早稻田大学作题为《云冈石窟的发现与研究》专题讲座。
20年前,从芬兰赫尔辛基传来的一个特大喜讯,让古城大同为之沸腾,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在云冈历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让这座1500年历史的石窟寺,由中国历史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山西省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山西省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课堂。田野考古现场规范培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培训。本文图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那么几页被岁月轻轻合上,尘封于时间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