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连着农田保护和农民利益,一端也关系到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补贴制度的权威性,如果缺乏该有的规范,最终不仅“伤农”,也可能“伤光”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红线决不能触碰,但最近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接到群众举报,在湖北的部分乡村,一些基本农田被侵占,安装上了光伏板、建起了光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我们的地都占光了”“噪音很大”“一亩田稻谷就收300斤,收益很低”……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打着“农光互补”旗号,在基本农田上建设成片光伏电站,给当地农民造成巨大困扰。
耗资八百多万元建高标准农田,却在两年后推倒建设光伏电站。近日,有群众举报,在湖北的部分乡村,高标准农田被偷梁换柱。湖北安陆市木梓乡连片的稻田里,矗立着一大片光伏阵列。但是村民拿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清楚地写着,这片土地的性质属于基本农田。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红线决不能触碰,但最近《财经调查》栏目接到群众举报,在湖北的部分乡村,一些基本农田被侵占,安装上了光伏板、建起了光伏电站。
开栏语大事小事,洋洋侃侃。华龙网视频短评栏目《洋洋侃侃》,盯紧热点,表明观点,鲜活态度,让你看见!新闻背景:近日,媒体报道湖北省安陆市木梓乡建新村,有村民反映,曾经的高标准农田被建成了光伏项目,不仅让当地谷产大跌,项目建成运行情况也并不理想。
来源:贵州日报 眼下,走进贵阳息烽县小寨坝镇潮水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直直耸立田间,高效捕捉着太阳能量。光伏板下,播种机来回穿梭,将一粒粒中药种子埋进土壤,等待收获。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正成为当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这次播种的有木香、续断、重楼等近十种中药材。
据报道,在个别地方的部分乡村,一大片光伏阵列矗立在连片的稻田里。有的是2019年耗资800多万元建起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起却被用来建设光伏电站。这引发了热议,也让人们思考耕地保护和产业用地的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据总台央视报道,在湖北孝感安陆市、孝昌县,一些乡镇打着“农光互补”的旗号,在几千亩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成片的光伏电站,不仅妨碍当地农民种地产粮,造成收入减少,发电产生的噪音还影响村民生活,让当地百姓“既心酸又无奈”。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光伏电站的不断投入,全国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成片的光伏板,尤其在山区农村,很多山上都是闪闪发光的光伏板。虽说这有利于国家发展新能源,但是建设光伏电站,总是避免不了要破坏自然环境,那么这种现象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国家在农村发展光伏电站的初衷?
我们是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村民。最近落地在村里的光伏项目竣工了,该项目一部分修建在村边花顶岩坡上,坡上有村民的数十亩耕地。修建光伏板时,由于承建方事前没有充分调研,导致建好的光伏板把通向坡上的两条道路全部封堵(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