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在“助力旅游强国战略 互联网平台大有可为”研讨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总设计师马仪亮表示:“目前,我们毫无疑问是一个旅游大国,但不一定称得上是旅游强国。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经历2023年的稳步复苏后,旅游经济将在2024年呈现出更积极的一面。在1月18日举办的2024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马仪亮对2023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回顾,并对2024年旅游经济运行作出研判。
最近,不少外国博主创作的“China Travel”主题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爆火。“洋博主”们用镜头对准中国大街小巷,讲述的“中国故事”平凡而又真实、可感,成为中国形象在海外传播的“加分项”。这背后是我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也有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
来源:【人民网】在青城山研学太极、游玩赏景、畅谈人生,开启一场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在丽水沿着“五养”银龄研学线路,于龙泉、云和、缙云、景宁的青山绿水间感受畲乡风韵;住进河北昌黎供养中心,吃着营养可口的老年餐、住着温馨宽敞的适老化房间、参加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去附近游览海滨风光,体
2023年年报预喜的行业中,文旅类上市公司堪称市场一大亮点。2024年春节黄金档的来临,更为火爆的文化旅游注入了新元素。从淄博到哈尔滨等城市先后“出圈”,从贵州村超到村BA再到各类明星演唱会,从年初到年尾,旅游行业都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点话题,且频频冲上热搜。
在滑雪道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滑雪爱好者们头戴护目镜,脚踏雪板,飞驰而下,他们的身影在白雪皑皑的山坡上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冰雪乐园中,晶莹剔透的冰雕建筑叠加五光十色的都市夜景,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冰雪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个冬天,冰雪游的热度持续攀升。
来源:新华社8月25日,亚洲旅行商在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新华社发新华社天津8月30日电随着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断优化、免签“朋友圈”有序扩容,越来越多外国旅客迫不及待地开启一场“China Travel(中国游)”。
来源:光明日报意大利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体验太极拳后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韩国游客在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北京首都机场边防检查站的民警协助一名美国游客填写入境登记卡。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两名外国游客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参观游览。
热情的“尔滨”,“宠粉”的天水,汉服带火洛阳,“旅拍”让延吉出圈……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旅游热点频出,“泼天的富贵”一波接着一波。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
【记者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赵斌艺六星连珠、超级月亮、六万年一遇的彗星、极光大爆发……这些灿烂壮观的星空风光,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视野。夜幕降临时,天文爱好者傅先生清点好相机、三脚架、帐篷、睡袋等装备,与朋友一道驱车前往北京郊外的观星胜地,仰望星空、捕捉星轨。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2024年国人消费意愿榜单上,旅游位居首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打算在旅游方面增加消费,这一比例为5年来最高。
进入暑期,乡村旅游市场的热度也不断攀升,多地发布夏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游”现在有哪些新变化?游客的偏好和需求有哪些新转变?乡村游又该如何与时俱进?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马仪亮。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春和景明,各地文旅市场持续升温,韵味悠长的古镇、古村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然而,不少细心的游客发现,不少古镇面貌雷同,让人深感审美疲劳;一些古镇有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俨然披着古风外衣的商场夜市,让人读不出历史、闻不见古香。
新华社天津2月4日电 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氛围中,游客们手拉手围成圈,伴随着动感音乐欢乐起舞。“我们在京津冀地区打造了‘冰雪大世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丰富了周边民众的冬日生活。”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处的盘山风景名胜区负责人荣祖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