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家级名中医(4人)张伯礼张伯礼,男,1948年2月26日出生于天津,籍贯河北宁晋,中共党员,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国医大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
武连仲主任医师,教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诊,担任全国名中医。李志军主任医师,教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出诊,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创伤感染学会委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擅长肺炎、心脑血管病、顽固性咳嗽、慢性肺纤维化、肠梗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内科疑难杂症。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针灸代表传承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
天津北方网讯: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昨天在北京举行,本市石学敏、阮士怡、张大宁三位中医专家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国医大师评选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负责完成。
2月14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医学界传开,北京佑安医院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原中医药学院副院长、教授钱英同志于2024年2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享年86岁。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12月15日,作为2024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的特色论坛之一,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在雄安召开。论坛紧密围绕中医药发展的前瞻思考,共商中医药未来发展大计,破局中医药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国医大师”的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国医大师”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天津市共有5人入选国医大师,他们分别是:第一届国医大师吴咸中,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张大宁、阮士怡,第四届国医大师张伯礼。
石学敏(76岁)阮士怡(97岁)张大宁(70岁)天津网讯 城市快报记者 从竹 昨天下午,我国中医药界最高荣誉“国医大师”授予表彰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被表彰的30位专家中,本市石学敏、阮士怡、张大宁三位教授榜上有名,充分显示了天津中医药界的强大实力。
来源:环球网 12月15日,作为2024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的特色论坛之一,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在雄安圆满召开。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精神指示,紧密围绕中医药发展的前瞻思考,共商中医药未来发展大计,破局中医药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楠“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荣誉校长张伯礼曾在武汉写下这一充满美好期待的诗句。多年来,他用深爱的中医药事业守护人民“无恙”。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始终践行对人民的承诺。
市委书记朱是西(右一)为张伯礼院士颁发聘书。崔培林 摄3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受聘张仲景国医大学(筹建)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张仲景实验室(筹)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并进行专题指导讲座。市委书记朱是西为张伯礼院士颁发聘书并讲话。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金浩主持。
当脚下的红毯向人民大会堂延伸,当全国人民的目光汇成一束耀眼的聚光,当“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定格在人生的卷轴上,74岁的张伯礼心中涌出一首诗:“英雄重如山,荣誉激波澜。几朵小浪花,涛涛百千万。牺牲赴壮志,人民多奉献。抖擞决胜疫,全心为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