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来以隋唐的传统,皇帝不上战场,以皇子、亲王作为外部军团的最高统帅是常态,这样既可以由皇族掌控军队,又可以让专业的副手来操持具体军事行动,但唐中叶开始,外部威胁的增加导致边疆军事集团坐大,以及皇权内部皇帝和太子集团的矛盾,都使得这种模式也问题重重,而这就注定了接下来的平叛战争
之所以有人认为袁绍是个大草包,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把他黑的太惨了,正史中的袁绍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不堪,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袁安开始,袁氏家族传承四代,其中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不光出身好,而且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个妥妥的人类高质量男性。
唐帝国收复两京,似乎平叛大局一片大好,再打一两场关键战役消灭叛军主力就可以再造唐朝了,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唐帝国从安禄山起兵反叛那一刻,中枢的运作模式就再也不会回到从前了,此时的唐朝皇权中枢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放权给前线统帅,几百年后赵匡胤,不就是号称带领大军出征抵御契丹,结果半道上把大军又带回来欺负孤儿寡母黄袍加身的么,谁能打包票现在李家派出一位忠臣名将,统领平叛大军完成任务后不会回来上演这钟戏码呢?
公元19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兖州刺史金尚三国金尚,东汉献帝时委派兖州刺史,字元休,京兆人也。振威中郎将建功侯李通公元197年,曹操征张绣时刘表兵援张绣,在曹洪接战不利的情况下曹操亲征,,李通带着士卒连夜地赶来见曹操,补充了曹操的兵员令曹操有兵再战,李通作为先锋,回头攻打张绣并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