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神户眼科中心医院宣布,它已将由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成的光感光细胞片移植到两名患有难治性眼病的患者身上。移植后一年的随访观察没有发现异常,证实了治疗方法的安全性。 现在,该方法的有效性将被加速确认。该手术的对象是几乎已经失去视力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日本大阪大学科学家首次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转化而来的角膜组织,修复了4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患者的角膜。结果显示,其中3名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改善,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研究团队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深入探究这一疗法的确切疗效。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王姗姗日前,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团队在全球首次使用人体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定向分化的角膜上皮细胞片,修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视力障碍患者的角膜,并计划于今年启动更大规模临床试验,以评估疗效。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上。
中新网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2日在江苏南京揭晓发布,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谷歌新量子芯片、首张“宇宙地图”照片等10项成果入选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昨天,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南京揭晓。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首批研究成果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1935.
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1.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它可以像传统脑组织一样正常生长并发挥作用。
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1994年至今,此项年度评选活动已举办31次,为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