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天,踩高跷的鞍山海城小伙不慎滑倒,脚踩半米高的高跷重新站起绝非易事。由于地面湿滑,小伙连续4次前翻站立都没成功,且拒绝了他人的主动帮扶。第五次,高跷稳稳落地,他成功了!网友们给予的他的赞达数百万之多,“站起来那一刻,他笑了,我们哭了!
近日,河南鹤壁一位踩高跷的小伙儿分享了一段自己在表演时失误的视频。小伙子踩着高跷翻跟头,一时失误没有站起来,他调整了一下重新翻了个漂亮的跟头。观众原本都没有鼓掌,一个大哥和一个阿姨看到小伙儿摔倒了,赶紧鼓掌鼓励他,不远处的一个大姐也第一时间鼓起了掌,为他加油打气。
高跷记忆去年元宵节,山东济南一个古老街道上,好几个摄像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等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西关高跷表演队。这支队伍了不得,受过专业的训练而且经常上各种节目,其中的表演者最大的55岁,最小的只有12岁。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日讯 踩高跷是流传在德州运河沿岸的一项非遗技艺,而小锅市高跷则尤为出名。家住小锅市的张皓翔虽然只有9岁,但他酷爱高跷,新学期伊始,他和父亲被邀请到学校展演高跷技艺,让传统高跷走进校园走上课堂,让德州的运河传统民间技艺传承发扬下去。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记者齐鹤 成昊隆 鹤壁台记者程银鹭)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15日)走进河南浚县,听《高跷上山步步高》。唢呐声、锣鼓声,不绝于耳的叫好声,正月里社火的热闹,响彻浚县古城。
最近,一条大学生在校园运动会上踩高跷的视频在网上备受关注。视频里,一学生“踩高跷”入场,不仅将整场校园运动会的开幕式推向了高潮,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了这项传统技艺。记者从视频中看到,当日,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运动会现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洋溢着青春的自信。
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不要塌腰,抬起头,把手伸开保持平衡……”在济南103省道边的一处空地上,张艺馨正在老队员的带领下练习新动作——单腿跳,反复练习多次后,艺馨渐渐掌握了动作要领。艺馨今年10岁,是南山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同时也是济南南山高跷队的一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沁阳融媒 韩田田 李治齐2月3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今日环球》《中国新闻》先后播出了沁阳市非遗项目“高抬火轿”欢欢喜喜闹元宵的精彩画面,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唢呐声声,锣鼓齐鸣。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得应该就是踩高跷了。我们那种高跷非常简单,就是找来两根两米左右长的棍子,然后依照自己踩高跷的能力来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在选好的那个地方用绳子再绑一根20厘米左右的细棍子,就这样一副高跷就做好了。
来源:运城新闻网■梁 冬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踩高跷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我学过踩高跷,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每年春节,在北方农村都要举办文化演出活动,作为一项观赏性很强的活动,踩高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因此,腊月,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一些孩子踩着高跷为文艺活动展演预热。
在70后80后的记忆中,正月里的大秧歌是那么的喜庆,是那么的被广大百姓喜爱……可如今,大秧歌正在发生着变化。踩高跷扭秧歌的场面少了,秧歌队伍里的年轻人少了,追着看秧歌的男女老少更少了……进入正月后,东北民间大秧歌便扭了起来。十余天来,记者对我省多地甚至外省的秧歌进行了调查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