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这部古典神话小说,虽然未被评上名著,但作者在小说中虚构的许多名山名岛,以及各仙家使用的各类宝贝,也足以令人。除此之外,有史以来,还有很多人都在探讨《封神演义》中的阐教和截教,它们的真正含义到底代表什么?
提及阐教的十二金仙,或许有些人并不甚了解,但一提到太乙真人,几乎无人不知。他以哪吒的师父而著称,是元始天尊门下众多弟子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太乙真人的声望在民间堪比广成子和阐教的副教主燃灯道人,甚至超越了他们。太乙真人的形象常常在影视剧中活跃。
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高徒,名列阐教十二金仙,他不仅法力高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喜欢护犊子。哪吒早年是个典型的熊孩子,隔三岔五地闯祸,但无论哪吒闯下什么祸事,也不管过错是否在他,太乙真人总是倾向于维护哪吒。
太乙真人的名气与哪吒有关,哪吒实在太出名了,所以连带着他这个师父也是无人不晓。封神世界中的太乙真人在阐教十二上仙当中实力很不错,在大战中很少吃亏,除了被三霄娘娘困入黄河阵导致实力大损之外,基本上都是胜绩。
提起阐教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封神演义中,阐教由鸿钧老祖的得意二徒弟元始天尊执掌,门下除了燃灯道人、南极仙翁外,还有十二位出名的弟子,通常被称为十二上仙,云中子姜子牙和申公豹,申公豹因为心术不正,叛离阐教最后加入截教,十二上仙分别是:广成子、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道行天尊、赤精子、惧留孙、灵宝大法师、普贤真人、玉鼎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
而阐教和西方教的力量对比看起来也是此消彼长的趋势,阐教中的燃灯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道人、慈航道人,以及惧留孙等众人都投靠了西方教,追随接引、准提而去,截教的多宝道人、三千红尘客等等也被西方教招致麾下。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文 |龍影Jackiemovie编辑 |龍影Jackiemovie前言:在封神演义的浩瀚世界中,十二金仙是阐教的中流砥柱,各个法力通天、神通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