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河南。一女子结婚,全家族奔赴300多公里来送嫁,到达目的地时娘家人送嫁看到新郎家简陋心情沉重,虽然不舍还是一一祝福。新娘称家里人忙前忙后帮自己操办婚礼,虽然两边习俗不一样,但家人总是愿意准备最好的,谢谢你们!
在中国传统的婚俗习惯中,有一项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就是送亲。俗话说“送亲要小,接亲要老”,意思是送亲的时候要选择小辈亲属,不能让老人送亲,不然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祥之意,所以送亲的时候父母是千万不能去的;
民俗,即民间习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中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看人】男女双方经红爷介绍后,若双方认为各方面情况符合自己的要求,便选择在亲戚家或者到集市上见一面,女方往往有姑妈或婶娘、嫂子、姐妹等陪同,帮着拿主意。
在贵州土家族的婚姻习俗里,迎亲是婚姻仪式最为重要的程序。在以前,土家族迎亲办酒的规矩比较多,男方家在迎娶的前三天就要邀请亲朋故友来帮助筹办宴席,并由红叶月老安排亲迎队伍,要请土老司在堂屋做法,用围布将堂屋左上角围上,内摆猪头及新娘穿的衣裙、首饰敬土司。
内蒙古地域十分辽阔,因而蒙古族的婚姻仪式是各种多样的,其中尤以鄂尔多斯婚礼最为精彩。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
迎车的队伍回到家里,我们那一般都开不少车去的,下车后也是红伞撑着,两个人牵着新娘走红地毯进屋,这一路上不能踩在地下,以前穷的时候是用席子补着走,现在是直接铺红地毯了,同样进门是要烧鞭炮,接新娘回家后,很多人会来房间围观的,此时新娘还不能坐床上,只能坐椅子上,到中午,新娘换下婚纱,穿上旗袍,拜祖仪式,意思是通知祖先他们结婚了,男人成家立业了,这个习俗中的之一!
送新娘“回门”准备出发 (张红 摄)送新娘“回门”队伍 (张红 摄)送新娘“回门”队伍 (张红 摄)送新娘“回门”队伍 (张红 摄)当天还举办了许多文体活动 (张红 摄)通道新闻网讯:2月12日,正月初五,通道坪坦乡中步村,近百名村民举办送新娘“回门”仪式,受到外来游客欢喜。
现在很多人对“姐送妹,穷几辈,嫂送姑,发大蔸”这句俗语不太理解。这句说的不是送别,而是说女人出嫁时娘家这边的人送亲到男方家,哪些人送亲对新娘好,哪些人送亲对新娘是一种忌讳,属于旧时民间婚俗文化中的一种古代礼制,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传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