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我们聊了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的转轨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2015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综合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汇率变动,全面体现人民币价值变化。
2012年以来,在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框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尤其是里程碑式的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增加,也打破了此前所谓的关键点位7的限制,一个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人民币新形象已然为外界所熟识。
随着发达经济体政策外溢影响减弱,以及我国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大,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近期,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升破7.2,8月1日至12日,累计涨幅分别为0.6%和0.7%,人民币汇率压力进一步减轻。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在动态变化中实现均衡和稳定。
回顾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6轮人民币快速贬值时期,引发汇率大幅贬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美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的错位,例如2016年以及2022年,二是风险事件的冲击,例如2018与2019年。
(本文作者钟正生,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2023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理解这些变化及其背后映射的问题,对于下一步汇率走向和货币政策的研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涛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把握好内外部均衡的平衡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之一。2022年和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是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第二次(第一次是2016年和2017年)。
截至5月13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价CNY最高触及6.811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价CNH最高触及6.8364,分别较年初贬值了6.89%和7.42%,由此“细说汇率2”提出的“7%的边界经验值”即将被突破——“从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经验来看,无论是贬值,还是升值,人民币的年单边变化幅度的最大边界是7%。按照此经验,今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边界大致在6.85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