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朱久阳 萌友 彭洁茹/文图视频 夏雨/剪辑不畏严寒烈日,风雨无阻,小烨的爸爸和外公、外婆每天不辞辛劳地打理着废品收购站。上了年纪的外婆双手经历岁月磨砺之后布满粗纹和老茧,日常的劳碌在指缝间留下了道道斑驳,皴裂而又粗糙。
每个女生对自己的婚礼都有一种憧憬,希望自己穿着雪白的婚纱,成为对方的小公主。而在菲律宾的一对夫妇,终于在银婚的时候盼来了自己的婚纱照!不得不说这夫妻俩亲额头的姿势和这光鲜亮丽的着装,让人感觉很幸福~但是这身后的环境始终有点格格不入,但其实,这就是这对夫妇常年生活的地方!
在南京六合城区银海小区门口,长期居住着一对收购废品的外地老夫妻,老夫妻还带着一个孙子。前几天,老夫妻得知居住在附近小区的老熟人李大姐要搬家的消息后,便热心去帮忙,顺便看看有没有废品可以回收,没想到竟然“回收”到1万元现金,不过,老夫妻并没有动心。
在广西南宁,一位靠收废品为生的唐先生不顾自己生活拮据,也向灾区捐款2000元。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爱人在学校里靠回收纸盒、水瓶和其他废品为生,每个月收入只有500元左右,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经济也一直比较困难。
来源:孝感网4月26日,《楚天都市报》以《在废弃的保险柜中,发现价值过万的金手镯,他选择物归原主》为题,报道在武汉收废品的大悟县农民易荣忠和妻子吴冬梅夫妻俩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60岁的易荣忠和妻子是大悟四姑镇光明村易家湾人,曾经做过泥工、建材租赁等工作。
鲁网8月12日讯在菏泽有这样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妻,以收购废品为生,一个人蹬着三轮车,一个人拉着板车带着93岁的老父亲,每天穿梭在菏泽的大街小巷,十几年如一日,夫妻两人边工作边照顾老人的场景打动了附近的很多商户。
文 ▏ 一叶悠然残阳如血。豪叔跌跌撞撞地跨出大门。他想跑快点儿,可是左小腿又疼了起来。他只得借右腿的力量维持速度。这样一来,他的身体吃力地前倾,倒象是拖着双腿赶路。“你的本事呢?有本事你不要跑啊!”是他儿子六根的追喊声。继之,是大门的哐当声,“我看你还回来不。
尚一网讯(记者 李龙)“那么漂亮的地方,远眺沅江美如画,近看这么大一堆垃圾,实在太不雅观!”昨日上午,常德市民刘先生拨打新闻热线反映,市城区诗墙公园春申阁附近河坡边堆放着大量纸盒、塑料、泡沫等废品,有碍观瞻。
滕州市永昌东路上的兴龙废品收购站里,每天早晨7点,就会看到一对小两口忙碌的身影。每天在“废品堆”里工作10小时,他们就是王兴龙、黄林林夫妻。3月10日,记者见到了这对夫妻。或许是因为长期在外风吹日晒,两个人的脸上都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2、一般以50到200块低价收购电瓶车3、 收购回来之后把电瓶车拆掉,卖零件4、 一般一台电瓶车的零件可以买200到400百,一台电瓶车的利润在100到300,5、 一天最低可以收两台电瓶车,多的时候一天五六台所以这对夫妻一个月基本有两三万的收入,而且平时比较节省,赞了钱给儿子买
【七旬老人被儿子赶出家门,靠捡废品搭窝棚与精神病老伴生活[怒]】 1月16日,陕西西安星火路立交桥下隧道里,77岁老人任保庆,因要与遇到精神病老伴一起生活,被儿子赶出家门,儿子只赡养父亲,不养他的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