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晴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的在读硕士生,由于先天性视神经萎缩,仅残存一点视力,她“看”书用的是读屏软件——用一种机器人的声音,把智能手机的字都读出来,语速大概是正常沟通语速的两倍至四倍,旁人听起来就是一顿“叽里呱啦”的声音。
文| 贡晓丽你也许不知道,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视力障碍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很难接触到他们。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的公共无障碍设施,对盲人和视力障碍人群还远谈不上友善,倘若没有家人陪伴,他们很难独自出门上街。飞速发展的AI技术,正在为这个人群创造光明。比如荷兰
你知道什么是无障碍阅读吗?你了解视障人士怎样阅读吗?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推出九张图推广无障碍阅读,助力平等阅读。每一本书都是探索新世界的窗口,然而视障人士的阅读之路并非一片坦途。无障碍阅读推广,是全民阅读重要组成部分。
编者按:今年10月15日是第40个国际盲人节。数据显示,我国视障人士已超过1700万,其中盲人数量超过800万人。看书这件小事再平常不过,但对于他们来说,却要克服重重困难。本期,深度独家报道,“看见”这群视障读者的故事。湖南图书馆盲人阅览室里,他们坐在一起相谈甚欢。
Maker Voice是为关注新硬件的朋友们准备的一个栏目,初期的形态是每天一篇文章,梳理总结一天下来新硬件行业的精华内容,可能是有意思的产品,也可能是引人思考的观点,目标是让朋友们能用最短时间在这里遍览真正值得关注的内容。So,enjoy!
【新智元导读】前Neuralink总裁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正在开发一种名为「Prima」的芯片技术。初步试验结果表明,38名患者中,有81%的患者视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长知识”“我第一次知道盲文是六点盲文”“盲人看不见但他们好厉害”……7月19日下午,近30名新京报小记者走进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在馆内常设的视障文化馆、触觉博物馆、爱眼博物馆学习盲文相关知识,用眼睛与纸笔发现和记录对盲人群体的了解。
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当天上午,在武汉市武昌区举行的“追光街区·我和时光的故事”周顺读书分享会上,“励志盲叔”周顺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邓稼先传》。联系该传记的内容,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引发现场不少盲人朋友的共鸣。
“我喜欢阳光,喜欢阳光下推开的每一扇温暖的心窗。”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汇爱大厦内,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举办了一场以“非凡阅读日 用心感受美”为主题的公益文化活动。到场的嘉宾和盲人朋友一起触摸盲文图书,共同诵读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