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衡南:新建21.27万平方米育秧大棚 助力早稻扩面增产(通讯员 龙藤方 蒋林航)4月16日,在衡南县洪山镇墨江村,6000平方米的集中育秧大棚内,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摆放、长势喜人。经过20来天的培育,秧苗将被运往田间地头。
红网时刻新闻2月26日讯(通讯员 冯骎 邓钦友 邓涛)今年,祁阳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发展、科技赋能提高效率、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原则,加快建设26万平方米现代化集中育秧设施,提升育苗标准,促进节本增效,为水稻种植户育壮苗、产好粮奠定坚实基础。
3月22日,益阳市赫山区益民农业合作社育秧服务中心人员在观察育秧工厂里的秧苗生长情况。这个育秧工厂位于赫山区兰溪镇稠木垸村,面积达5300平方米,一年中可育秧二批次。近年来,赫山区重视粮食生产,多次被评为全国种粮先进单位。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3日电(鄂洪波 何迎春 张振翼)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近年来,梅里斯区卧牛吐镇西卧村积极引导种植户采取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模式,发展蔬菜特色产业,再赚“二茬”钱,为村民探索出一条增效、增收的新路径。
红网时刻娄底2月28日(通讯员 毛志敏 李晟豪)2月26日,在上渡街道天竺村,种粮大户余文杰新建立体连栋育秧大棚4万平方米,现场40余位工人分布在各个大棚内,划线、安装、铺膜……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推进大棚建设。
深秋时节,前郭县白依拉嘎乡新艾里村的一栋栋水稻育秧大棚开始绽放“第二春”。近日,记者来到这里,走进大棚,满眼绿意,一行行瓜果蔬菜,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水稻大棚里的各类果蔬秧苗长势喜人,部分成熟的蔬菜,被采摘下来,打成捆,装箱运到城里。棚里棚外四处充满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华声在线2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闵皓)今天,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胜利街社区一片宽阔的空地上,一座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连体育秧大棚已搭好钢结构骨架,正准备拉绳、覆膜。君山区青云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锡如介绍,这一座连体大棚,可为1000多亩田地提供水稻秧苗。
来源:【湖南日报】6月12日,洪江市安江镇小英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员工在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大棚育秧,母本秧苗预计6月下旬可移栽大田。今年,该合作社与湖南澳谱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300亩杂交水稻制种协议,从稻田翻耕、育秧插秧、田间管护和稻种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
央广网衡阳3月12日消息(记者杨清 实习生贺雨婷 通讯员廖晶)眼下,正值春耕春管关键节点,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长江镇种粮大户抢抓农时,积极投入春耕生产、田间管护,奏响春耕春管“进行曲”,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早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通讯员 程欢 齐梦 何康)水稻育秧工厂是水稻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种田必备的基础设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连日来,道县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搭建育秧大棚,为集中育秧、提高粮食生产面积做好准备。
新湖南客户端3月29日讯(通讯员 刘谊 唐丰杰)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花桥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通过发展 “育秧大棚经济”,打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薄弱窘境,不断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这块“蛋糕”。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2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雷艮辉 单建华)搭钢架、盖农薄……今天,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新江村,工人正加紧施工。这是该村种粮大户唐国华新建的育秧大棚,建成后总面积达4100平方米,同比去年增加2000平方米。
村民们正为水稻集中育秧做准备。红网时刻益阳4月2日讯(通讯员 张靓)3月31日,走进南县三仙湖镇利群村金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育秧大棚建设现场,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翻土、除草、平整土地,为集中育秧、提高粮食生产面积做好准备。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6日讯(通讯员 彭华)12月26日,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花果园村,工人利用晴好天气搭建育秧大棚。连日来,蓝山县各乡镇抢抓冬闲时节,新建和维护水稻集中育秧大棚,为来年春耕备耕提前做好准备。今年,蓝山县新建成12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育秧能力达1.
来源:【湖南日报】12月26日,蓝山县塔峰镇花果园村,工人利用晴好天气搭建育秧大棚。连日来,该县各乡镇抢抓冬闲时节,新建和维护水稻集中育秧大棚,为来年春耕备耕提前做好准备。 彭华 摄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