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式75毫米山炮是20世纪初日军第一批采用炮管复进装置的火炮,一开始它装备在师团下的炮兵联队中。后来日军有了更先进的九四式山炮,性能相对落后的四一式山炮也没有退役,被精打细算的日军下放到步兵联队,作为“联队炮”使用。
步兵炮的改变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步兵炮是一种可以跟随步兵前进提供火力支援的轻型火炮用来对付敌方机枪火力点或者掩体工事,早期步兵炮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精准射击时的射程不足,以一战时期法国M1916型37毫米步兵炮为例,该炮的精准射击距离不超过1500米而同时德国MG08重机枪的间接射击覆盖距离则达到2000米,如果超出精准射击距离则失去了迅速压制德军重机枪火力点的作用。
侵华日军75毫米山炮与美式75毫米山炮性能比较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人民军队不仅展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还在武器装备的选择上展现了高度的智慧和适应性。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人民军队缴获的日式火炮数量显著多于美式火炮,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技术原因。
普法战争后日本这个“好学生”一把抱住普鲁士的大腿改为师从普鲁士,在日本明治时期购入了36门普鲁士野战炮,为什么要买炮是因为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火炮压制了法国炮,谁强学谁就是日本一直以来的策略,现在一想日本这个“好学生”似乎把每一个老师都咬了。
1903年清政府已经是垂垂老矣,当时德国将6门原本是M1898型70毫米库存山炮口径改为75毫米后定型为M1903型75毫米山炮卖给了北洋新军,虽然是一种库存炮但是技术却是当时一流的,比如火炮缓冲器为液压弹簧提高了射速并且精度更好,北洋新军最先购买了6门后来增加了72门。
前文介绍过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使用的M13型65毫米山炮,意大利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山地和丘陵占了意大利国土面积的80%,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既是屏障也是阻碍,意大利在一战前就很重视山地部队的建设。
炮平四海,日军94式75毫米山炮度尽红尘三千客2023-06-21 11:41关注日本陆军在二战前虽然在世界上属于三四流,不过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陆军炮兵是装备水平最好的。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二战日军装备的94式75毫米山炮。
山炮(轻型榴弹炮)口径一般在75毫米左右,其特点是可以拆解后由骡马驮运,机动能力几乎不受地形限制,是抗战中国战场上的重要装备。对于中日双方而言,这种轻便火炮都是战场上少有的能伴随步兵机动的重型火力,对战斗的胜败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936年冬,丹麦军火商在南京向中国政府推销丹麦制武器包括20机炮和麦德森机枪等武器装备,期间发生了一件趣事:丹麦人员试射机炮时气球靶意外脱靶,而当场参观的兵工署长弹道研究专家愈大维看不过去,亲自试射,结果一开炮便命中目标。
“九一八”事变及长城抗战的失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开始整军备战。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京国民政府以每门1.6万美元的单价分两批从博福斯公司购买了132门M1930式75m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