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总有些关于健康和养生的“小疑惑”,各种说法和偏方满天飞,究竟该信哪个?据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3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3.7%,而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慢阻肺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隐藏在众多疾病中。
骑行达人一运动就喘不过气,晚上睡觉一躺下就感觉喉咙像被卡住了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年轻人得了心衰就是死路一条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心功能衰竭?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艳,为您揪出心衰背后的“元凶”。
有位网友,通过私信的方式给我留言,说他走路时容易上不来气,问我这有可能是什么疾病?对于他的情况,临床上往往是跟心肺功能的下降有关系,通常考虑肺相关的疾病,比如慢阻肺,除了走路气喘以外,往往伴有咳嗽、咳痰,而且随着活动时间越长,这种喘息的症状越重的表现;
一走就累一动就喘是肺气肿吗?肺气肿患者在爬楼或者是快速行走的时候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严重的肺气肿患者在休息或平时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的表现,合并感染还会出现咳嗽咳痰。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和上腹胀满等不适。
已到花甲之年的刘爷爷身体一直很好,经常到公园遛弯、打太极拳。可去年开始逐渐有点力不从心,以前到公园走上一两圈都没问题,最近遛半圈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不得不停下来休息。有时还咳嗽得厉害,身体也乏力。经家人劝说去医院做检查,结果是得了“特发性肺纤维化”。刘爷爷疑惑了,这是个什么病?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过胸闷气短的经历:走一会儿路就喘不上气,需要停下来休息胸闷、心慌,需要吃药才能缓解喜欢叹气,胸口憋得难受,到医院检查却没有异常……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的董国菊主任说,气短有真也有“假”。如果没有找准病因,可能会越治越难受!
去年10月份左右,张奶奶出现了心慌、气短,并且走路走快了更明显,但是稍微休息之后又会好转。我仔细看了看心电图,发现不光是有早搏,还有心肌缺血,所以解释到:“根据你的症状以及检查,早搏是肯定有了,不过你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多见的是冠心病,需要住院做个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
去年10月份左右,张奶奶出现了心慌、气短,并且走路走快了更明显,但是稍微休息之后又会好转。我仔细看了看心电图,发现不光是有早搏,还有心肌缺血,所以解释到:“根据你的症状以及检查,早搏是肯定有了,不过你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多见的是冠心病,需要住院做个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