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是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主动脉、肺动脉之间的单向“阀门”,正是由于瓣膜的存在从而保证血液在心脏乃至全身处于“单向”流动,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谓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打不开或关不严,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造成心脏功能异常。
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为一名30岁患者完成了浙江首例商用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术后3天,患者林女士(化名)就康复出院了,此刻的她满怀欣喜和期待:改善了心脏功能,她终于可以安心备孕了。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 11月1日讯(通讯员 欧阳婕欣)10月24日,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完成一例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心脏中心领域迈入了微创治疗新时代,填补了本地区在心脏外科微创手术方面的空白。
北青社区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二区/CCU二区成功开展北京市中医系统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学科综合实力及多学科合作救治能力迈上新的高度,对东直门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不需要心脏停跳,不需要开胸,只需要在大腿血管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小孔就能够完成心脏换瓣手术。过了一个多月,白大爷在家喝了点酒,突然再一次晕倒,这次家人在身边,感觉不对,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结果一做心脏超声,发现心脏瓣膜有严重疾病,是主动脉瓣膜的重度狭窄,就是瓣膜开口变得严重狭窄,脑部供血严重不足诱发了晕倒的情况。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每年都会有不少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修补或替换。给心脏做手术,可谓“大”手术了。那么,在“大”手术的前前后后,患者通常会面对些什么状况,又要注意些什么呢?术前准备不可忽视心脏瓣膜病手术之前的常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红网时刻衡阳5月22日讯(通讯员 谭剑凯 黄柯 李招兵)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马小峰教授带领结构性心脏病团队,连续为两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手术的成功,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提高了患者的生
近日,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一例微创胸腔镜下二尖瓣膜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标志着该院在突破和掌据重大医疗技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同时开创了我市胸腔镜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先例。今年32岁的叶女士因突发呼吸困难到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心脏彩超显示:巨大左心房,二尖瓣脱垂伴重度返流。
近日,46岁的张阿姨(化名)14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做了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后病情好转。但之后张阿姨并没有认真遵守医嘱规律服用华法林,近几年她经常感觉心慌、胸闷,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遂前往重庆康心医院就诊。到院后行食道超声检查,超声提示:人工二尖瓣位置正常,一侧瓣叶卡闭。
48岁的魏先本身就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早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就急性发做过一次,当地医院建议到省城的医院去住院开刀,可由于疫情的关系和孩子上学的原因就拖了下来,原本打算在暑假里挑个时间,再去大医院看看,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心脏病第二次发作了.
病例分享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后心脏康复孙某某,男性,77岁,于2016年因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生物瓣膜换瓣术。2020年8月出现胸闷气促,不能平卧症状,心超提示重度二尖瓣反流(瓣膜部分撕脱?赘生物?
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此类患者往往症状重,预后差,死亡率高。近日,滨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许道营医师团队联合心脏外科、心血管超声室、放射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组成心脏瓣膜团队,为一例81岁高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三尖瓣手术,时长共1分13秒)15年前装进心脏中的瓣膜衰败了,怎么办?79岁的刘奶奶(化名)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但更难的是,高龄的她需要进行高难度的“瓣中瓣”手术。近日,深圳禾正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洪浪教授带领团队,成功为这位老人进行经心尖二尖生物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