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的实施前提需要爱,需要智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好教师应该拥有热情、宽容、幽默、善于对自己情绪管理,能缓和学生的焦虑感、呵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等方面,教育是平等的,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我想两者之间拥有爱,一定能够达到和谐,相信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相信教师的智慧可以引领学生前进的。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罗素诸多作品中关于教育的一部名著。本书主要阐述了罗素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罗素在表达教育理念时,高举轻放,结合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展开论述,理论上高屋建瓴,实践中并行不悖。
读《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有感反贪局 苗佳教育,不应该只是条条框框的说教,而是充斥在你和孩子的每一个瞬间。本书由一篇篇独立小文章组成,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的省思。我从来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陪伴,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施舍,而是孩子给予父母的恩惠。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雨果曾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为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推出“我的读书笔记”新闻策划,记录下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长老师的读书感悟,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已经实现动态清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新闻网”订阅我们“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每每听到这首歌,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除了自己悄然走过的30多年光阴,还有陪儿子哲哲长大的这10年。
“一位教育者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与他们设定的目标完全不同,从这个意义上看,可能是因为教育者的愚蠢。”在1926年出版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写下这样一句话。 罗素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却愈发感到焦虑,甚至使家庭教育出现异化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成社会共识,而回归生活教育的家庭教育才可能走出焦虑,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