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的农村,有很多的匠人,这些匠人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有着一定技术的人,他们拜师学艺,学会了技术之后,就在家的附近找事做,那个年代的匠人,在农村的地位非常高的,常被人们奉为座上宾,谁家有需要的时候,就会请这些匠人去家里面做事,好酒好菜招待,还有工钱,比起当时在农村种田的农民来说
随着岁月的变迁,这门手艺在农村渐渐地越来越稀少了,甚至有的地方己变成了一种记忆 。相信八十年代以前在农村长大的农家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的农村,只要家里有女儿长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里父母就会找箍圆桶的匠人打做一整套木制家具做嫁妆,其中也包括饭甑、水桶、洗足盆和马桶之类生活木器,也正因如此,那时候的箍桶匠可吃香了,因而也和篾匠、木匠、泥瓦匠、铁匠等一起被称为“九佬十八匠”里的“一匠”。
时代是发展的,所以现在总是比过去更加发达,但是不管过去怎么落后,都是有每个时代的职业的,而每个时代的职业,也代表了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地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可能很多朋友都忘了的80年代的4大抢手职业,只要占一样娶村花都不愁,如今两个仍然吃香。
木匠在80年代的农村是比较吃香的行业,就拿小吴家乡湖南新化来说,那时兴起盖木板房,小吴村子里80年代盖了很多的木板房,全部是用山上的枞树,杉树,松树来盖的,这些都是要木工,做家具,做嫁妆都得要请木匠师傅来做。
拍摄:高玲 剪辑:曾楚乔常德日报记者 高玲 曾楚乔 文/图40年前,张和清14岁,放在今天就是一个初中生,他却跟着哥哥学起了木匠手艺。用张和清自己的话说,他就是吃木匠这碗饭的,学得快,出师快。但是,即便是“有天赋”的张和清也没有想到,他做的家具,有一天能够漂洋过海销到国外。
很多人都说中国在80年代是最有烟火气息的。虽然那时候的生活水平不高,但是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却让很多人难以忘怀。下面一组来自四川的老照片,带你感受80年代的烟火气息,看看那个让人难忘的时代模样。正在锻炼的大爷们,中间的大爷应该是练的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