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落下帷幕,印度在战场上溃不成军。然而,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两国的冲突,其结果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美国为盟友印度的惨败感到尴尬,欧洲各国则反应各异,甚至有人拍案叫绝。到底咋回事?中印边界争端与交织中印边界争端起源于英国殖民时期的划界政策。
1962年10月,毛泽东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经过审议,解放军决定自卫反击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战斗,解放军将印度军队数十个据点一一摧毁,同时付出了沉痛代价,造成3个旅被全歼、4个旅受到重创。
1962年10月,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克节朗地区彻底打响,没打之前印度老自信了,用词极度嚣张,说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度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可惜呀印军的战斗力实在拉胯,到战争结束时,我军伤亡3400余人,共歼灭印军8800余人,其中击毙4800余人,俘虏3900余人,不仅战果辉煌,还直接干废了印度的国运。
1962年,中印在边境爆发冲突,中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动自卫反击战。在这次反击战中,中方击毙印度军人4383人,取得压倒性胜利。尽管印度输掉了这场战争,但并未汲取教训,印度军队仍在边境上蠢蠢欲动。而在印度国内,则认为被中国军队击毙的士兵都是“英勇”,还拍了一些电影进行宣传。
1962年发生在中国与印度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印度称之为瓦弄之战),对于中国来说,其实相当于一场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在整个中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总共投入8个步兵团加5个边防连,3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再加上勤务分队,兵力不过4-5万人左右。此外,没有空军和海军加入战争。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在中国少有人提及,但对于印度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噩梦,中国边防军队仅用32天便全歼印度大军,兵锋直指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在全世界丢了脸,乞求着美国出兵干涉,而中国则再一次在国际上打出了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