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如下:1、补气升阳:黄芪味甘微温,入脾经,善于补益脾气、升举中阳,又能补气生血、摄血、温中、除热,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中焦虚寒证、气虚发热证,尤其善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导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便血崩漏。
黄芪功用在历代医书中所记比较宽泛杂乱:仅由历代重复引录情况可知,黄芪在本草学中侧重治疗痈疽、虚损、诸痛、多汗、妇科经带诸病、寒热 、 喘嗽 , 以及 肠风、五痔、鼠瘘、瘰疬、瘿赘、癥癖和大风癞疾之类外科病变。
说到补气,就不得不说黄芪,黄芪有补气第一药之称,很多朋友应该都不陌生,甚至有很多人啊,平时还喜欢用黄芪泡水喝,想着给自己补补气,但是黄芪你真的会用吗?今天啊,崔医生教你黄芪搭配,能上补肺气,中补脾气,下补肾气。
我发现有很多朋友现在越来越注重健康了,但是如果没有用对或者体质不适合,就会导致身体越来越差,那有很多小伙伴经常都会问为什么喝了黄芪水之后没有,而且反而感觉乏力,精力不足,甚至一喝就会上火,中医认为黄芪乱用会泻肾气。
中医上有一句话一直在流传着,说的是“柴胡劫肝阴、黄芪拔肾气”,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此之前需得先知道柴胡的作用,《本草纲目》就曾记载着,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举清阳之气的功效,所以像那些因为肝气郁结,体内气机停滞,出现了胸闷气短、脾气急躁、情绪不佳、胁肋胀痛等症状的人,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柴胡的方剂,比如像柴胡疏肝散等,四逆散以及小柴胡汤加减等。
黄芪的功效有温分肉而实腠理,能益元气而补三焦,可以固表虚以治疗自汗,可以托疮毒而治疗痈疽。黄芪人参、黄芪、甘草,是退虚热圣药。三味药治疗的是气虚发热之病,补气使气充足,则热自止。黄芪可以固表止汗。黄芪黄芪味轻,所以善行肌表,因其补卫气,所以可以止自汗,是因为气能固表也。
大家都知道,很常见,可能你家里面放的就有,大家都知道黄芪补气,所以好多人感觉气虚了就会煮成水喝,但是它毕竟是一味药材,如果你不懂它的药性药量最好还是不要乱喝,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黄芪适合什么样的人喝,又有那些人不可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