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温州矾矿遗迹及其文化景观、泰顺廊桥分别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浙江段、中国近代工业化遗产、闽浙木拱廊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列其中,拿到了这三张申报“入场券”,意味着温州距离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
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戳图看全名单↓↓你最想去哪里?
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行“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介绍相关情况。唐龙说,西安地区遗址资源丰富,重要史前遗址和周、秦、汉、唐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帝王陵寝在西安市均有分布。
新华社新德里7月27日电 新闻背景|从“大运河”到“北京中轴线”,这些“世界遗产”来自中国新华社记者伍岳 陈冬书正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前一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同样申遗成功。
近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黄龙将濒危物种兰花的克隆繁殖研究作为旗舰科研项目;梵净山实施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工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世界遗产保护,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管理取得丰硕成果。
近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