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 “AI诈骗正在全国爆发” 冲上微博热搜 这种新型网络诈骗 如何防范 一起来了解 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据“平安包头”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
本报记者 李冰 周尚伃5月2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公告称,伴随着深度合成技术的开放开源,深度合成产品和服务逐渐增多,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虚假音视频进行诈骗、诽谤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广大公众需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刷脸支付、刷脸打卡、刷脸门禁,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广泛普及,人脸信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份鉴定、访问认证、核验查证的重要载体。不过,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涉案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将人脸照片生成视频,伪造人脸识别认证,从而非法牟利。
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记者郭佳丽)“眨眼未通过。”伴随着一遍遍提示音,苏洪泰已经尝试上百次人脸识别认证。他告诉记者,近日,自己在微信上申请医保码时遇到了困难。“我只要有空,就不停刷,还找人在我的眼皮上贴上纸,刷了有上百次,总算通过了。
生成式AI技术浪潮下,和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成为可能。清明节将至,“AI复活”的热度持续爆增,正成为一项热门生意,不过,因为涉及伦理和法律风险,争议的声音也不小。无论如何,“AI复活”的爆火彷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技术怎样向善、应用边界在哪里,还需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