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到今年7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建立的ICU亲子病房已运行满一年。这一年,有200多个孩子住在“重症监护室”时,多了家人的陪伴。重症监护室通常意义上是禁止家属陪护的。
上海各大医院正经历一轮救治高峰。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重症监护室,这里除了要对日常各类疾病引发重症的患者进行救治外,还要连接急诊室,通过分级分类筛选,收治部分由于新冠引发重症的患者。记者蹲点医院,通过重症监护室医生陈龙的视角,直击急诊和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故事。
近日,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18张床位上都躺着病人。他们大多很安静,但屋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呼吸机等仪器始终发出“滴滴”的声音,医护人员经常在小跑,轻声地说:“快点!”“快点!”随着上海度过本轮疫情感染高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诊量和120的出车数量已大幅下降。
不仅让很多人喜提新皮肤。还让上海经历了一轮。“中暑、热射病”急诊高峰。今年中暑病例出现了增长趋势。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主任王志华表示,肌肉在高温的环境下坏死,这个时候我们会检测出“肌红蛋白”增高,他明显增高,比正常人要高十倍。
胳膊只有成人的手指粗,透明的皮肤下是微微跳动的血管,他们一出生也许就要被送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他们自主呼吸微弱,很多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新生儿诊疗中心,这样的宝宝并不少见,他们被称为“早到天使”“掌心宝宝”。
“没想到一颗结石会这么危险。”95岁的殷奶奶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感叹道。数日前,她在这里完成了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手术,清除了输尿管结石和肾内多发结石。回想起因这颗输液管结石梗阻导致脓毒血症休克而命垂一线的经历,殷奶奶心有余悸。
尽管申城这两天“温暖如春”,但坊友们可不能大意,因为一大波寒潮已经在来的路上!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来首个寒潮预警,魔都也即将加入“冷空气群聊”。据上海天气发布最新消息↓↓↓本周日到下周一,受冷空气影响,有一次大风降温和降水过程。
今天(13日)话题"每天一杯饮料28岁女子血糖爆表进ICU"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就在不久前来自浙江海盐的28岁女孩淼因早上醒来头晕目眩而前往医院就诊一开始医生还以为淼压力太大没想到血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把医生吓了一跳……28岁的女孩血糖“爆表”静脉血糖竟高达56mmol/L而一般正常
来源:新闻坊 39岁的小陈(化名)是一名外卖小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每日不停工作奔波于魔都的大街小巷9月7日他在工作中突感胸口一阵剧烈疼痛紧接着腰疼、腿麻行动受限面对这突发症状小陈误以为是连日劳累与既有腰疾所致遂咬牙返回到住所休息直至当天深夜在家人的催促下症状仍未缓解的他才前往中山
申城近日“热力”升级上海有医院七月至今已抢救23名患者都是这种病↓记者从上海市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了解到,七月至今该院已陆续抢救了23名“热射病”患者。医学专家特别提醒,“热射病”病情十分凶险,市民还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发生意外。
近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麻醉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了一名绞窄性胸骨旁疝的患儿,该病例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历史上尚属首例,标志着医院在胸外科急重症疾病救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同合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2024年5月12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人乳库正式揭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供图5月12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人乳库正式揭牌。作为浦东新区第一家“捐赠型人乳库”,将实现高危新生儿的人乳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