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2月10日电(记者张京品 薛文献)西藏吉隆县萨勒乡,位于中尼边境。2015年4月,受尼泊尔大地震波及,全乡350户中349户房屋受损倒塌,死亡3人,重伤3人,是西藏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9日是农历正月初二,藏历新年的第一天,记者来到萨勒乡。
“4·25”大地震发生时,刘永祥刚从萨勒乡回来。组织上考虑他身体不好,安排其轮休。地震袭来那一刻,刘永祥首先想到的是萨勒乡的乡亲:“我得去,他们需要我。”背上行囊,带着对乡亲们的思念,刘永祥出发了;他要回到灾区,与乡亲们共克时艰,重建家园。
2月3日,日喀则市委常委、吉隆县县委书记帕珠、口岸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帕珠在吉隆口岸督导检查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代玲 摄吉隆口岸,是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国际性口岸,是目前西藏口岸中对尼泊尔国家开展贸易最大、基础设施最全的口岸,是旅客来往中尼之间的主要陆路通道。
生命的救援——吉隆县组织救援小分队前往色琼村救人小记从接到命令到救人回来,仅仅用时4个小时;从赶赴村庄到返程回来,徒步行走40公里路程。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导致吉隆县萨勒乡多处道路不通,两个村庄成为“孤岛”。
2016年是萨勒乡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之年,灾后重建过程中大量运输车辆需要经过各村村道将建筑材料运往施工地点,今年5月份以来,萨勒乡降雨频繁,原本较差的路面因为大量雨水的冲刷和重车的碾压,路况变得越来越差,为了萨勒乡灾后重建工作能够顺利有序推进,保障各类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推进全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根据《关于举办西藏自治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的通知》精神,萨勒乡机关党支部于2016年6月25日上午,在乡会议室内,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
吉隆边防连,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吉隆沟之中,从上空俯瞰,一条条崎岖蜿蜒的山峰将吉隆沟笼罩在其中,素有“喜马拉雅后花园”之称。这里山高坡陡,谷深而狭窄,多断崖绝壁,沟壑纵横。一旦走过这里的巡逻路,“刀背山”“党员坡”“蚂蝗林”这些名字,都会沉淀在心底,成为一道无法抹去的记忆。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下,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近年来,我区坚持以解决稳边固边急需、边民群众急盼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让边境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爱国守边的意识强起来。
2月1日上午,河南省新郑市和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以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启动仪式,顺利完成了首例豫藏远程评标项目。启动仪式上,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日喀则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负责人就加强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分别进行了致辞,并在线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
“快看,绿绒蒿!”一株黄色的花让秦卫华喜出望外,他最先激动地跳下车,快速爬上山坡,举起相机开始拍摄。“是秋花绿绒蒿。”说话间,李中林、楚克林、刘坤、张明霞4人也纷纷赶来。那一刻,他们将镜头齐齐对准了它。
“也许下一次,咱们就会一起在灾区救援了!”这是4月25日下午,我们在参观国家地震减灾培训中心时,中国国家救援队的教官和我们说的一句话。不料1个小时之后,竟然一语中的。从紧急救援演练回来的路上,车内突然传来“地震了!地震了!”手机屏幕上即刻显示“尼泊尔.西藏发生特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