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新,春回大地”,2月4日是立春日。上午9时30分,坐落在高楼大厦间古朴肃静的古观象台城墙下,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东城区建国门街道“鞭打春牛 金兔纳福”第十六届癸卯年立春文化节在此举办,寓意着策马扬鞭奔向新程、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专家观点】 作者:朝戈金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新春佳节,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便开展一系列庆贺活动,以喜悦的心情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这个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古老文明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与哲学理念。
每一年的春节都很相似,每一年的春节又不相同。习俗有传承,也有转变,总有旧习俗不再,总有新习俗出现。春节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有意思的是,这不只是春节的演变,也是新中国如何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发展的时代缩影。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尹星云)1月20日,记者从“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2025年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将以“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为主题推出近万场文化活动,既有庙会灯会游园会、文艺演出、精品展览展示等传统节目,也有冰雪运动、视听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演讲人:朝戈金 演讲地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演讲时间:2025年1月 编者按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近日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今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年,也是春节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年。1月20日,东城区举办2025年新春文化活动新闻通气会,东城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焱介绍,东城区将于近日开启“‘故宫以东’过大年”新春系列文化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春来啦,福到啦,迎春咯……”春娃们用稚嫩的童音,边走边为居民们带来春的讯息。今天上午,在北京市古观象台城墙下,伴着击鼓声,24位春娃、抬着春牛的4位轿夫和8名礼仪官进入古观象台门内迎接报春官,热闹的“报春”仪式正式开始。
作者: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龙年岁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春节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欣赏与品味的节日。蛇年岁首,我们将与世界一道欢庆作为人类非遗的春节——1.走向世界的春节春节虽源于中国,早已走向世界。
【文化评析】品味古老年俗 传承春节文化 _光明网作者:济兼(媒体评论员)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怎么过?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消息称,将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以更多新产品、新场景、新举措,推动春节文旅消费“热起来”。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春节申遗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专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月19日,北京建国门外大街,红灯笼、中国结等新春装饰高挂迎春节。图为市民从红灯笼下经过。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1月19日,北京建国门外大街,红灯笼、中国结等新春装饰高挂迎春节。图为工作人员在布置行道树彩灯。
原标题:和气致祥 和实生物 和合共生——从春节看中国“和”文化先农坛庆成宫,北京中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这是去年中轴线申遗成功后首个焕新亮相的古建筑群。今年春节假期,中外游客特意来到这里参观祈福,祈愿“家庭和美”“岁物丰成”“好事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