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探讨中国古代时期的文化,那么还是得从古代时期的红白喜事中去探究,直至21世纪,古人们举办红白喜事时的一些礼仪规矩依然还代代相传。关于红白喜事举办俗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
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写的《弟子规》中,有提到“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具体的意思是,办理父母的丧事时要遵照传统礼俗,祭祀时要真诚,对待他们的态度要一如既往的恭敬。从这短短的12个字中,就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对先祖们的敬畏和感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婚嫁多伴随热闹的庆贺仪式,所以也在很多地称为“红喜事”。纵观古今,婚姻大都沿用西周时期“三书六礼”的习俗,《仪礼》中有详细记录,整套仪式合为“六礼”,便也是彩礼的来源。
如果把“送礼”作为一门学问,《红楼梦》将是这门“学问”的重要参考书;如果要找精于“送礼学”的专门人才,那不妨到《红楼梦》中去找。在荣、宁二府中,是有不少送礼专家的。如第七回中,凤姐在秦可卿房中,第一次见到秦钟,没有带见面时的表礼。跟随凤姐的丫鬟媳妇们,忙去那边告诉了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