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14年,退休正团级军官何苦花一年时间,去记录一个正被时代所抛弃棒棒。他走进重庆解放碑自力巷,拜棒棒老黄为师傅。最后的棒棒人物就从自力巷53号开始,底层小人物在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当中,各自书写了平凡的一生。
何苦怀揣1300元的生活费来到重庆解放碑自力巷53号,拜资深棒棒老黄为师,通过记录老黄、老杭、老甘、大石、以及河南这几位棒棒来描述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时代的潮流下的命运曲折,并且把这一年多里的所见所闻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我个人第一次在自媒体上看到《最后的棒棒》中的人物出现,应该在一个做旅游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小哥那里,这位小哥的自媒体号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只是记得他粉丝不多大概几千吧,拍摄了几集老甘好像还有一些河南的内容就继续旅游了。
作为万千重庆百姓人民的一员,我想说说我的故事:小时候住在巴南区麻柳嘴镇群租房,父母做衣服百货生意摆摊,每周都和父亲要坐船去朝天门大生,金海洋,港渝广场拿货,衣服都是按斤数卖,进货完了就去解放碑八一路吃饭。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深刻描绘了重庆棒棒军生活的纪录片,它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朴素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这一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尊严。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老黄、老甘、老杭、河南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和性格特点。最后的棒棒老黄是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形象是坚韧和乐观的代表。
引言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主人公河南一直以来都深受关注,河南出生于1970年,他从小父母离婚,母亲带着他改嫁,遭到继父不公平对待,他17岁开始就离家出走,从此就没有回去。一直奔波在重庆,他早年当棒棒,混迹于重庆解放碑。
写在前面:2020年末写了一篇关于《最后的棒棒》纪录片各角色现状的文章没想到小火了一下,也跟很多喜爱本片的读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很多喜爱这部纪录片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何苦导演还写了一本同名的书籍,书籍的内容肯定是要比纪录片更详细的。
《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里有一位特殊的人物老金,他给人的感觉总是脏兮兮的,蓬头垢面、满嘴流油,在这部纪录片里也是导演何苦出于丰富剧情的需要才邀请他进行拍摄的,作为他唯一的朋友老甘,每天都在陪伴老金面对面的聊天和电话聊天,毕竟老金的手机月租是28元,里面含280分钟的通话时间,280分钟内免费,超出280分钟按2毛一分钟计算。
军人转型纪录片导演的重庆人何苦,自编自导自演的纪录电影《最后的棒棒》已于17日全国公映。这部脱胎于同名剧版纪录片的纪录电影似乎出师不利,截至昨日19时,3天票房57万,豆瓣评分6.6,远低于剧版9.7分的亮眼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