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当地的朋友说,泉州时常会遇到民间艺人进庙演出,这回在天后宫,有幸又遇到进庙演出提线木偶戏。而据当地的朋友说,每一个戏班,都有供奉戏班应该供奉的神灵。这,应该就是他们供奉的神灵吧。话说回提线木偶戏,古时候称其为"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汉族戏剧形式。
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合阳提线木偶戏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合阳当地剧团近年来编排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通过精彩的表演,让观众为之着迷。合阳提线木偶戏为何经久不衰?近日,记者走进合阳,去了解它。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陕西特有的古老提线木偶戏,民间俗称“线猴”或“线戏”。
来源:【赣南日报】兴国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是流传在兴国县均村乡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本期有声海报,让我们一起走进兴国提线木偶。兴国提线木偶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剧目中,有的从民间说唱本改编;有的由历史小说、演义以及民间传说故事改编;也有的来源于元曲及明清杂剧。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古老的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它的音乐、唱腔、提线、偶人造型都别具一格,是全国稀有剧种和我省重点保留剧种。2006年五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合阳线戏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
戏台上上演着古今奇谈、历史典故,台下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戏台上的“演员”是半人多高的木偶,经表演者由细线提线操控着,跑跳坐打、舞枪弄棒。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是合阳历代艺人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时长共46秒)五华提线木偶:智取大名府“生旦文武共一箱,穿州过海走城乡。手口随心提拉扯,痛快淋漓演一场。”方寸舞台上,木偶师在幕后十指悬丝、上下翻飞,形象逼真的木偶在台前手舞足蹈、活灵活现。方寸舞台上,木偶师在幕后十指悬丝、上下翻飞。
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舞台上除了歌手和舞蹈演员,还有一群特殊的伴舞者:一些小狮子、小猴子,和一些古装人物,而它们,其实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泉州提线木偶如何演绎,让我们走近泉州木偶剧团的创作者,看看他们的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