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眼里曾经懂事的孩子变得陌生了。一催孩子读书就能吵起来,赌气摔门谁也不理谁。甚至孩子有时会说:“我就是不想读了,读也读不下去”让当父母的不知道怎么接话。直到那天刷微博,刷到了张雪峰,通过他说所谓的“成功”让我开始关注他,明白读书的意义在哪儿?
有个北京的家长连到了张雪峰,她家孩子高三,选科物化生,然后海淀排名3000多,北京排名8000名左右。然后他不想学医,不想学文理兼招等。张雪峰听罢,说道,那就是理工科对吧?家长答道,对对,但是她物理里面的电磁有点弱,然后化学也稍微差点。张雪峰问道,就是力学学的好点是吗?
上周我跟大家分享过一种低分上名校的方法——综合评价招生,很多家长在后台留言说他们省份综评能走的学校太少,意义不大!那么今天我再跟大家分享另一个低分上名校的小窍门,这个路子相信绝大部分省份的孩子都有机会选择,那就是名校异地校区!概念辨析在深入介绍之前,首先给大家做一下概念辨析。
孩子该上初中初中或者高中时,父母都会纠结,让孩子住宿还是走读?住宿和走读是有差距的,过来人的真实感受可以参考。选择住宿的家长,大多是为了杜绝孩子玩手机。选择走读的家长,大多是为了想陪孩子,并且孩子自律。结论:不自觉的住校,自律的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