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新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元宵节作尾声。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情感的节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最鲜明的文化符号。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年祭祀,到秦汉时期的年节定型,再到唐宋时期的繁华盛景,春节的起源与发展,映射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轨迹。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刚过了正月初五的破五,我们迎来了正月初六送穷日,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也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百岁年为首。春节,也叫“过年”,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什么春节叫“过年”?古人在春节期间都吃什么,做什么?古人以天文物候作为“计年”时间变化的参照。《尔雅·释天》中有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指星行一次;祀指四时一终;年指锄禾一熟;载指物终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