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疫情下的农民工就业状况与促进论坛”通过在线方式举办。专家表示,要理解和研究农民工养家和安家的动机变迁,促进解决农民工短工化,助其真正实现城市融入。
(视频来源网络)最近专家迟福林建议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的视频,这一提法引起网上热议。专家的意见是:‘如果3亿农民工真正享受市民待遇的话,至少有12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总量。’按照专家的说法,那每个农民工消费4万元就可以达到12万亿。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支持的中介作用》为厘清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投入的来龙去脉和演变规律,创新性地尝试采用知识单元大数据技术,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构建可视化的分析框架,建立了四个周期的相关因素关系模式,展示农民工身份演变脉络。
过去5年间,访谈四川、山东、河南、安徽等全国各地200多名“第一代农民工”,发放2500份调查问卷,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仇凤仙在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调研时,最关心“第一代农民工”的这些问题。
中国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群体——农民工,他们一直是支撑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4月18日,上海,由观察者网举办的《圆桌纵横谈: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节目中,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道:“要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
怎么看待一些网友口中的“最难求职季”,就业问题专家莫荣如何支招?8月8日,《相对论》之《部长共话:下半年,这么干!》第三期,请收下这份下半年就业tips!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莫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上半年主要是农民工出不来。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 张瑞玲 杨月)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疫情下的农民工就业状况与促进论坛”通过在线方式举办。专家表示,要理解和研究农民工养家和安家的动机变迁,促进解决农民工尤其是青年农民工“短工化”问题,助其真正实现城市融入。
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民工约有3亿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在全国近3亿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的人数约4581万人,较2014年底的超6100万人缩减超1500万人;
国民经济的收入结构中,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偏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认为,居民收入不足,主要还在于挣工资的人群不够多,有大量的人从事家庭农业经营,或者是自我雇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