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历经8年,手写115万字,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最高票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我查了一下“镣铐说”的出处和用意,引用于此:据查阅,“戴着镣铐舞蹈”最早是歌德说的,他的本意是说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都是在戴着脚镣跳舞,而他所谓的脚镣,确实是指诗歌的格律——要知道,没有一种诗歌是完全和绝对自由的,或许有的表面没有严格的规则,但也一定有内在的写作规律或写作要求。
丁晓平,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他撰写的《红船启航》《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中共中央第一支笔》《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等作品,策划编辑的《小汤山日记》《城门》等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文艺评论奖、茅盾文学奖入围奖等20多项全国全军性奖项。
12月22日,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自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展开包括知识付费、视音频会员服务、阅读类APP消费体察、并下达约谈函以来,涉及省内外33家问题企业,已有32家如期提交整改报告或情况说明。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以下简称《鸣鸟与蛇之歌》)或许会让一心想要看“大男主”“大女主”“爽片”,以及想要看大场面“血浆片”的观众小有失望: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前传电影,“饥饿游戏”在三个篇章片段里仅仅占据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长。
246页,共计309181字,这是一个名为“《北欧文学史》修订版”的word文档当前的篇幅。窗台的阳光倾洒在这位88岁译匠的身上,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也让人不由自主想去探索这位中国翻译协会2024年“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与瑞典语结缘、投入北欧文学译介的传奇人生。
近日,莫言首部诗集、书法集《三歌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磅推出。5月18日,《三歌行》新书论坛落地上海龙美术馆,莫言、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艺术家王振与策展人谢晓冬,深入探讨《三歌行》等作品的创作经历,以及诗书传统在今天的价值。
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后来的大量小说作品以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到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提到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小说成就。然而在近几年,莫言放缓了小说创作的节奏,投入更多时间到诗歌与书法的创作,并展现出了与小说世界中迥异的澎湃的激情。
湘江两岸阔,星城现星辉。星城长沙不仅明星云集,更盛产诗人,如陈惠芳、刘伟明、吴昕孺等,不胜枚举。也许,在星城长沙,正是因为这种心心相吸,如同江河汇入大海,诗人们自然而然走在一起,在心灵层面“抱团取暖”,在行动层面“相互补台”,营造着良性的诗歌生态,建筑着理想的诗歌高地。
来源:【渭南日报】任葆华三十多年前,诗歌火热,我也曾热衷于读诗和写诗,并且幻想能成为一位诗人。可后来残酷的现实使我逐渐远离了诗歌,不仅不再写诗,而且也很少读诗了。尽管期间有朋友送过、自己也买过一些诗集,并认真读过,但说实话,我与中国当代诗歌已经有了较深的隔膜了。
逝世八十余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人生故事已被世人广为传颂,作家学者争相为这个神秘女作家立传作赋,为她的作品或人生提供解读,正如伍尔夫自己在《到灯塔去》中所言:“一个人需要有五十双眼睛来观望。她想,要从四面八方来观察那个女人,五十双眼睛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