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旌德检察 检察官助理江艺璇提醒:直播间摆牌不能“摆烂”,未成年抽卡切勿“上头”。不少未成年人为抽取某张稀有或大热IP卡片,在直播间过度消费,部分商家以已标注“未成年人禁止下单”“一经拆开不退不换”等标识拒绝退款。检察官提醒:这种摆牌不能免除直播间责任。
据央视财经消息,《财经调查》接到一些群众反映,市场上有一种叫做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孩子们动辄几十元甚至数千元购买这类盲盒,沉迷其中,家长们很是苦恼。小学生沉迷抽卡无法自拔“小马宝莉”卡牌究竟有何魔力?很多城市的商场里,卡游连锁商店的生意异常火爆。
近来不少家长发现,自家“00后”“10后”孩子开始喜欢收藏各种盲盒卡片,曾经的集卡风潮似乎要“卷土重来”。放暑假前在一些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老师也发现,不少孩子购买了大量的IP角色卡片带到校园里分享,甚至出现卡片交易、“卡位”攀比等问题。这些盲盒卡片是如何走进孩子们生活当中的?
据央视《财经调查》报道,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叫做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孩子们动辄花费几十元甚至数千元购买这类盲盒,沉迷其中,家长们很是苦恼。卡牌盲盒可以说是继烟卡之后,又一款在青少年群体受到广泛欢迎的“产品”。
“开了一个还想开,根本停不下来。盲盒抽卡为什么让孩子们如此上瘾?盲盒抽卡其实就是盲盒的一种,是一种随机性非常高的产品。为了集齐所有款式或者获得自己想要的某种款式,通常需要不断复购。这种随机性开盲盒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给人一种愉悦和满足感,进而形成上瘾倾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北武汉一名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先后花了7000多元用于“抽卡”。律师表示,小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大额的超出小学生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如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则该消费行为无效。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北武汉一名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先后花了7000多元用于“抽卡”。律师表示,小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大额的超出小学生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如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则该消费行为无效。
一卡可以抵二三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你敢相信这是现在孩子们手中玩的卡牌吗?天价卡牌卖到21万,小孩们沉迷其中,一个个边写作业边在直播间下单抽取盲盒卡牌,简直就是忙的不可开交呀!视频如下事件概述28日,央视新闻记者发现现在在网络上盛行一种盲盒卡牌的东西,令不少未成年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