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从南京认亲返回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第二天。上午9点半,他就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南京特产盐水鸭等礼物,来到了“草原母亲”都贵玛额吉(额吉,蒙古语,指“妈妈”)的家中。他觉得自己找到姐姐了,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额吉。
【来源:扬子晚报】杭巧云紧紧握住都贵玛额吉(中)的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连续报道了“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回南京认亲的事情。扎拉嘎木吉3岁时就到了内蒙古生活,是“人民楷模”都贵玛额吉照顾的最后一个娃娃。近日,他在三个女儿的陪伴下,回到了阔别64年的南京溧水老家。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6月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与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出品,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创作,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中国杂技团、北京市杂技学校联合演出,大型史诗舞台剧《国家的孩子》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卡酷剧场成功首演。
这是一段跨越近5000公里的采访,这是一段延续60多年的恩情与亲情。60多年前,“国家的孩子”被接入内蒙古自治区,当地牧民群众将他们抚养长大;60多年后,国家力量又帮助他们寻找亲人,再度圆梦,了却他们“人生当知来处”的牵念。
11月23日,扎拉嘎木吉(右五)和四子王旗的亲人们准备迎接杭巧云一家。11月23日,家住江苏南京、今年70岁的杭巧云一家7口人来到了15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向对自己弟弟有着养育之恩的“草原母亲”都贵玛致谢。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兰亭序史编辑|兰亭序史«——【·前言·】——»1960年,国家遭遇了连续的自然灾害,就连大城市上海的福利院内,都面临了青黄不接。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强化最美家庭故事宣传,打造群众可感可及、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平台和载体,提升家庭工作的吸引力、参与度和覆盖面,以榜样力量向广大家庭传播家庭文明新风尚,让优良家风浸润心田,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行动,募集资金近亿元,为助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北疆家庭智慧和力量。
图为演出剧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23日电 (奥蓝)22日晚,大型儿童舞台剧《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艺术剧院举办了内蒙古巡演的收官演出。该剧自9月2日启幕内蒙古巡演以来,共演出15场,1.5万余人次观演。
比赛主持人:看一下你跟李七月共同抽到的这道题,三个关键词,列车,草原,妈妈。当时十九岁的都贵玛是草原的一位保育员,她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却收养了二十八名孤儿,从学喂饭、喂奶粉、换尿布开始,都贵玛用爱呵护这些孩子们成长。
央广网乌兰察布9月13日消息(记者魏全民 见习记者刘欣荣)9月12日晚,以“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件共和国历史事件为题材,以“人民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草原母亲都贵玛在上世纪60年代排除万难养育28个孤儿的真实故事为原型的大型儿童舞台剧《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温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