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迎来了“正月初八大香会”民间民俗文化节。这一活动始于元朝,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香会的核心是古城大香,今年的大香最高的达10.2米。
【来源:宜良之窗】各位父老乡亲们:一年一度的古城“正月初八大香会”民俗文化活动将于2025年2月5日在北古城镇古城社区举行,届时人流物流、车辆剧增,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将对部分交通路线进行临时管控,请广大群众知悉。
“大香会”踩高跷表演。记者刘凯达/摄2月15日,宜良县北古城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民间庙会大餐——正月初八“大香会”,丰富多彩的活动拉开了 “大香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大幕,吸引了8万余游客。此次“大香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共有26支文艺队参加展演。
宜良县,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北纬24°30′36“~25°17′02”、东经102°58′22“~103°28′75”之间,东临陆良县、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接弥勒市、华宁县,西与澄江市、呈贡区和官渡区毗邻,北同嵩明县相连,县城距昆明市区52公里,距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公里、九乡风景区38公里。
择水而栖、择江而居,每个城市大多会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串联起城市的东南西北、各个角落,属珠江水系的南畔江贯穿宜良区域,是宜良的“母亲河”,丰富的水系交错,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宜良人,滋润着宜良坝子,让这里成为云南一个难得的高原水乡。
人山人海的金殿庙会。旧时昆明人过年除夕要祭祖,然后一家人吃年饭。饭后,家中男子换门神、贴对联。当天夜里,一家人都不睡觉,聚在一起吃果饼、话家常,一直到“天开门”(天亮),谓之守岁。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堂屋里都要铺上青绿如茵的松毛,供桌上放着大米花团、油炸素供等。
昨天,宜良马街镇举行了以“蔬菜之乡·魅力马街”为主题的立秋节活动,3万游客一起“赶秋场”。昨天举行的立秋节活动展现了丰收的场景,各种特色蔬菜展销,在集镇热闹上演。“今年,为集中展示和传承马街镇民间民俗文化,打造马街镇的特色节庆品牌,马街商会主办此次盛会。
央广网昆明1月24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 实习记者 冯宜)1月23日,2025年“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昆明启动。南屏街中心广场、云南省民族村两大活动片区活动如火如荼,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参与。
自《昆明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以来,昆明市实施“石榴红”“润土培根”“枝繁干壮”“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四大工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里,昆明各个县区使出了浑身解数开展“抢人大战”。不仅昆明主城区各个“网红”打卡点人气爆棚,县区的景点也开展了精彩多样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体验。西山区西山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推出新产品,丰富新业态,文化和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且安全有序。
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云南省美术馆、云南省民俗摄影协会、云南OPPO和米拍摄影APP、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等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OPPO非凡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摄影师和影友的积极响应、热情参与。
【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1月17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系列活动将历时20多天,与春节假日和元宵节高度契合,为云南的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云南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