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山东旧时传统婚俗(上):议婚、合婚、传启以及龙凤帖,你可听过》的续篇,说的是订婚后的一系列婚俗。送日子,又称“看日子”、“通日”、“送好”、“会话”、“下婆帖”,即古代的“请期”。这是婚嫁程序中紧接着传大启之后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月初六送穷日,“3食2必做”别忘记,老规矩,老传统,寓意吉祥又纳福宋代词人朱淑真,在《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中,有这样的句子,“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以此为描绘正月初六的热闹场景。
在过去,大年初六的传统活动有很多,这天是女娲创世的第六天,也称为“马日”,而且“六”是中国传统的吉祥数字,所以大年初六是一个好日子,老传统初六这天,人们一般要吃3样、做3事、忌3事,寓意马到成功,六六大顺。
大年初六,亦乃正月初六,此日被称作马日。相传女娲在缔造万物生灵之际,率先造就了六畜,而后方造人类。即初一乃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系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属牛日,初六称马日,初七才为人日。往昔,“马日”这天亦被称为“挹肥”,意即清扫厕所内的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