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1.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从北魏到北宋的 400 多年间,无数的工匠、艺人在此创造了连续大规模营建达 400 余年之久的皇家石窟,包括北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2.
■ 温玉成(龙门石窟研究院名誉院长)温玉成新著《龙门石窟——石刻巅峰的前世今生》后记摘编。笔者于1964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在龙门山“昼读古史,夜数繁星”,度过了36年(1964—1999年)面壁研修的岁月。对龙门石窟我是熟悉的,也深怀情感。
9月10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据了解,龙门石窟暑期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日平均游客接待量达2.1万人次,数据创历史新高。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现存2345个窟龛,近11万尊佛像,蜂房燕窝般镶嵌在东西两侧的香山和龙门山上,巍峨壮观。它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瑰宝。
人民网洛阳11月5日电 (谢莹)2345个窟龛、10万余尊佛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这里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近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媒体团成员走进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在这里,处处都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印记。
6月5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眼下,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精美的石刻佛像吸引众多游客参观。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给予了“三个最”的高度评价。
10月28日至11月2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全国重点新媒体看河南暨“行走黄河”短视频推广活动举行。来自沿黄九省(区)的媒体记者与网络名人走进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安阳等沿黄城市,见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