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北山》有一诗句非常有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中华历史上封建国家的规模统治;包括泱泱国土、芸芸臣民。可谓浩浩荡荡,气势恢宏。时至21世纪,中华文明大一统的精神没有变。而且,剥离了封建糟粕,强化了和平、文明、进步等意义。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人民至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价值理念。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看,人民至上是一个价值命题,包含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明确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北大国发院】题记:2023年11月12日,北大承泽-蔚来seeds讲堂第5期举办,本文根据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原教授齐东方的主题演讲整理。今天我主要从考古学角度,结合考古实物来谈谈丝绸之路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公元前202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在依照古礼三次“谦虚”后,于同年二月初三在山东定陶氾水(今曹县北)之阳举行登基大典,从此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