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李娟(右)在树荫下帮助王文雷穿上安全带(8月7日摄)。王文雷和简李娟是广州市黄埔区中建三局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和塔吊信号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夫妻搭档,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毕业之后,夫妻二人辗转多地,从事过材料加工、门窗安装等工作。
李拴领的工位,在55米高的空中。她是雄安铁建中心项目一标段的一名塔吊女司机。每天早上6点半,穿过狭窄的垂直钢梯,爬升到55米的高空,在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操纵着巨大的塔吊将建筑材料准确调运到指定位置,一忙就是10个小时。
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连志尚通讯员 朱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城市,付代芳已经开始了她一天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这位42岁的女塔吊司机,以不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在建筑工地上演绎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每天早上6时,付代芳准时出现在中建三局凯德淮海壹号项目部的工地上。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翁红 周贤林)这个夏天,十堰市有近万名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挥汗如雨。而在这些工地的最高处,还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无惧高温坚守云端,被称为“距离太阳最近的人”。近日,记者在国瑞·麓林府施工现场,跟随塔吊师傅一起去体验高空特种作业的一天。
原标题:岗位上“绽放”的塔吊“姐妹花”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曹俊松 王宁人勤春来早,项目复工忙。近期,春天的马鞍山市博望区,中铁上海局博望产城润新雅苑安置房项目工地上,一对塔吊“姐妹花”——53岁的钱银珍(塔吊司机)和49岁的王秀云(信号工)正在紧张忙碌着吊装作业。
原标题:塔吊夫妻的新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宿佩君张火焰和万珊是一对“90后”夫妻,两个人都在鄂州沙塘棚户区改造项目务工,张火焰是塔吊司机,万珊则是塔吊信号工。与几年前相比,他们今年的回家之路格外顺畅,项目距他们的家乡只有7公里!
中新网广州8月11日电 题:工地上的塔吊夫妻:忙时一天吊运近百吨材料作者 郭军 闯恒海“起勾,小车向前走,左摆臂。”8月10日,在广州市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塔吊信号工简李娟全神贯注地指挥着塔吊进行吊装作业,她的丈夫王文雷在60米高空上开着塔吊。
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陈雪莲在系安全带。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陈雪莲在检查塔吊钢丝绳。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陈雪莲在检查塔吊标准节的螺栓。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陈雪莲通过对讲机和地面信号工人沟通。黄启晴摄陈雪莲攀爬至驾驶室途中。
编者按:她,能在飞机制造车间留下“铿锵花火”,也能为视障人士“绘声绘影”;她,能让残破古籍“重现芳华”,也能随着塔吊“冲上云霄”;她,能用医术守护“生命曙光”,也能在送餐路上“飞驰人生”……她,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