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以“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科研人生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他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归来”“天上有了‘中国星’”“‘北斗’璀
有一个人,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曾经有人统计,中国航天发射的前100颗卫星,有1/3是在孙家栋的领导下发射的。
潮新闻 记者 李娇俨图源 视觉中国浩瀚星空,承载着人类的梦想。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显示,我国2024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其中,还提到探月四期工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任务、“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建设等重大项目。
孙家栋,1929年生,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他的60多年岁月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34颗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是孙家栋,这其中包括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等,此外他还是北斗一号工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等航天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
《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一书以孙家栋院士的科研人生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他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资源探测卫星工程等中国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北斗导航卫星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的总设计师,20多年前他主持制定的“分三步走”战略,目前已圆满完成。
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最后一颗星——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作为风云二号工程总设计师,89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发射。他说: “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