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谷日宋诗七首: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流传到隋朝的西汉东方朔《占书》上有“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这是秦汉年间的方士,占卜一年六畜和五谷兴旺的民间杂书。
明天是正月初八,也是传统习俗中的“谷日”,传说这天是谷子的生日,其实谷子本没生日,但是创世神女娲娘娘,从正月初一开始创造世间万物,次序是,鸡、狗、猪、羊、马、牛、人,赋予六畜生辰,正月初七是“人日”,后来古人为了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纪念和尊重五谷,因此正月初八就成为了“谷日”。
正月初七初八,我们这称之为“七人八谷”,也叫“人日”、“谷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说“七人八谷”,每每这两天艳阳高照,老人们就说:今年人平安,收成好。小时候的我似懂非懂,懵懂默默记于心。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知识的阅读,终于领悟了“七人八谷”之含义!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春节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期间,传统习俗多彩纷呈,那正月初七至十五的传统习俗又有哪些?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正月初七关键词:人日/吃面条/摊煎饼/踏青/登高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年初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声,就像时光的礼炮,宣告着旧年的离去,新的一年就此拉开帷幕。春风拂面,带着温暖与生机,屠苏酒的香气弥漫开来,人们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为新的一年祈福。这不仅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传统的“年俗”活动,一般从腊月廿三(北方为廿四)送灶揭开序幕,“送灶”也叫“祭灶节”,标志着过年准备。经除夕,迎来了“春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市民们生活习惯地改变,春节中有很多习俗也渐渐淡出了 人们的视线。
“人日才过谷日到”这句老话说的就是“人日”与“谷日”紧密关系,在民间素有女娲燥人、造六畜、造粮食等等,其中正月初七就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所以初七叫“人日”,而正月初八女娲造谷子,而谷子代表的是粮食,所以,这初八叫“谷日”,是粮食之源的日子,人们有了粮食就能够繁衍壮大,生生不息了。
老话说“人日谷日尽,天日从头来”。根据民间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的时候,先是六畜,然后是人,也就是正月初七,就是人日,而正月初八,就是谷日,人类需要繁衍,自然就需要粮食,而到了正月初九,人们则把它称之为“天日”,顾名思义就是天的生日,也是一个从头开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