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有通信人家园的网友表示,码号服务推进组推出“一号通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内的“一键查询”,了解到指定手机号的互联网账号绑定情况,“一键解绑”也为号主提供了最快捷的账号解绑服务,该公众号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
被运营商冻结一段时间后再次投放到市场的手机号,业内叫“二次放号”,百姓也称其为“二手号”。新用户用了这种号,有的会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想绑定一项服务,却无法操作。而旧用户在未解绑手机号的情况下,如果旧号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或银行卡进行过绑定,就有被盗刷存款的风险!
来源:贝壳财经钟梦(化名)父亲办理母亲移动号码过户时来回跑了两趟。第一次办理时,移动要求他证明“我妈是我妈”,还需在证明里写明自己与已被注销的母亲身份证信息,才能办理。他只能回去重开证明。注册账号、修改密码、验证本人身份……手机号与用户其他虚拟账号的关联越来越深。
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接到一些广告推销电话,也包含运营商或者运营商下级代理的一些营销电话,接通后会告知你赠送你一些无关紧要的业务或者通话流量什么的,并告知你是免费赠送的,不收取费用,征求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了他就会给你办理,你就会想反正是白给的,不要白不要,实际上有很多业务都是前期是白送的,过了免费的使用期后就会开始收费,但营销的人不会告诉你,不然你不办理他们就完不成任务,但当你知道的时候就已经产生费用了,有的长期使用都未发现,白白损失了很多话费,避免这个问题办法就是运营商赠送的啥业务你都告诉他不需要,不然你手机卡里会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业务,打客服取消都得费半天劲儿,很是麻烦。
2月10日,据通信人家园的网友报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开始试行电话卡过户新规,用户在过户时,号码开通的已停售的附加资费套餐将会自动取消,也就是所谓的“过户掉套餐”,这样一来,凭借旧套餐倒卖电话卡的贩子就不容易处理手上的货了。
近日,在郑州巩义,一位已离世老人的女儿去移动营业厅,要为已故父亲的手机进行销号业务时,却被告知要出示“证明自己是唯一继承人”的材料,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认为,这又是一起证明“我爸是我爸”的奇葩事件。乍看这条新闻,不禁让人想起去年一条“过户逝者手机号被要求双方到场”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