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娜萨沙,女性,38岁,20余年前因打耳孔后左耳廓下部出现包块,轻微痒痛,包块逐渐增大并影响外观,曾在当地多次手术,但病情反复,近10年因经济困难及病情控制不佳而未再手术,目前耳廓包块已增大下垂至锁骨,严重影响外观及生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中苏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寻求中国医生帮助。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江泓颖 李菡)近日,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整形美容科复诊的坦桑尼亚外籍教师Zikhali,特意用刚学会的中文“谢谢中国医生!”向帮他解决大难题的医护团队真诚致谢。
顾女士没有想到,不起眼的“小红点”稍不留意不仅会“野蛮生长”,还会有致癌的可能性。10余年前,顾女士的胸口处长出一个红色疙瘩,像种子一般在皮肤里“扎根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胸口的瘢痕疙瘩逐渐向周围扩大、增厚。2021年,疼痛难耐的顾女士来到广州市皮肤病医院接受为期3年的治疗。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是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过度生长的、突出皮肤表面的异常瘢痕组织,不仅可引起局部痒痛等症状,还会导致美学缺陷和功能障碍,具有易复发和难治愈的特征。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是降低瘢痕疙瘩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不过,耳洞不是想打就打,23岁的杭州刘女士因此遭了罪,不得不手术治疗。半年前,刘女士在饰品店打了耳洞,本以为可以美美地带上耳环,不想2个月后,耳垂后面竟出了疙瘩,“疙瘩”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变红、变硬,逐渐向外生长,吓坏了刘女士,以为自己长了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5日讯(通讯员 欧娜)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肿瘤一区使用新引进的全进口医科达直线加速器为25岁的胡女士成功开展了耳部疤痕疙瘩术后放疗(浅层电子线的照射),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为爱美人士解决皮肤上疤痕疙瘩的困扰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20岁的李圆在打完耳洞之后不久发现自己两边耳垂都长出了肉乎乎的疙瘩,且越来越大,疙瘩处还会有疼痛感和瘙痒感,到当地医院五官科进行检查后,医生告诉小圆这两个肉疙瘩叫做瘢痕瘤,是一种过度生长的异常瘢痕组织,且切除后极容易复发。
20岁的杭州姑娘小黄(化名),本想打耳洞戴美美的耳环。没想到打的两个耳洞不断发炎,长出疙瘩,最开始是黄豆大小,而后越长越大,其中右耳垂还“养”成小鸡蛋般的大肉瘤。反复发炎的疙瘩长成大肉瘤“我的耳洞反复发炎,还长出了疙瘩。以前切除过,可又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