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红利,也有可能是负担,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但人的生产与发展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 19 世纪早期,当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着整个次大陆越来越大的领土时,殖民者骄傲地宣称:印度大陆上,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证明了英国治理的优越性。
小笨@ 2015.04.07 , 08:55 am有些人可能会觉得70亿人没什么大不了,就算这个数字本身有点大,但哪怕到2100年涨到100亿人也没有紧张感。70亿人挤挤还可以都放在德克萨斯州这么大小的地方,但我(原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
墨西哥城的景观。自然面貌完全被人工改造,一点痕迹都看不到了。巴西的工业牲畜生产。印度加尔各答的南城购物中心。西班牙的阿尔梅里亚,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人造温室。马来西亚的爪哇岛上,混着大量垃圾的海浪。中国的农田——已经没什么地方给树留下了。
大家知道,老子在《道德经》里已经提出小邦寡民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的时代已经存在人口过剩以及人口过剩带来的问题,如纷争、战争, 也可以知道老子实际暗示各族群少生育或不生育,使各族群不必向外寻求人口过剩的出路,从而避免纷争和战争。
中国人口14亿,50%的企业却面临招工难,是人口过剩还是用工荒?推荐语:众所周知我国拥有14亿的庞大人口数量,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充足,人口红利巨大,这是人们表面上所看到的,而现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上周在开罗举行了题为“诊断埃及人口状况和改善人口特征”的会议。会议成员塔拉特·阿卜杜勒·加瓦德表示:“我们不需要新的战略,但必须启动并资助《国家人口与发展战略(2015-2030年)》。该战略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计划生育服务、青年和青少年、教育、赋予妇女权力以及媒体和社会传播。
近卫文麿(mí)是日本侵华战争时的首相。侵华前曾发表一系列“侵华有理”的言论,为日本扩大侵略、走向法西斯道路造势。近卫1931年,近卫还不是首相,但是日本天皇裕仁的近臣。他参见裕仁时,对伪满洲国和日本侵华做过这样的比喻:满洲事变就是一道穿透正覆盖日本周边的黑云的闪电。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不断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挽救民族危亡,这三个国家的封建上层人物有的进行了反侵略战争,有的实行了近代化改革;广大人民群众也对侵略者展开了自发的反抗和起义。
应当使工人免于挨饿,但不应当使他们拥有任何可以储蓄的东西,如果某处有一个属于最低阶级的人,想靠异常的勤劳和忍饥挨饿来摆脱自己生长起来的那种环境,那谁也不应当妨碍他,因为对社会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来说,节俭无可否认是聪明的办法,但是对一切富裕民族有利的是:绝大多数群体,绝大部分穷人永远不要无事可做,但要经常花光他们所收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