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在线居民们在忙碌着为节日蒸年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1月17日,合肥市庐江县白湖社区,居民们在忙着蒸年糕。每年到了腊月,合肥市庐江县白湖社区,家家户户都有蒸年糕的习俗,这里的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打糍粑。巢志斌摄打糍粑。巢志斌摄打糍粑。巢志斌摄2024年1月16日,农历腊月初六,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达观天下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心地学打当地流行的手工年糖——糍粑,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将至,庐江县城乡各地纷纷制作手工年糖,年味渐浓。
送灶粑粑来自于半城山水,半城居的庐江县,在合肥下辖的庐江县有个习俗,就是每当小年农历二十三都会吃“送灶粑粑”,“粑粑”在江淮地区是指用米粉做成的饼,我们这有蒿子粑粑、送灶粑粑、水粑粑等,因为合肥地处江淮,自古盛产水稻,所以有各种大米制成的小吃与糕点。
糍粑,有些地方也叫年糕,是一种用糯米为原材料制作的食品,以前南方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不过现在为了省事,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直接买一些,一些比较年轻家庭,都已经不知道糍粑该如何制作了,其实制作糍粑特别简单,难度比蒸米饭复杂不了太多,平时想吃的时候,选择在家制作一些也是非常不错的。
送灶粑粑是安徽省合肥市以南的几个市县的地方传统美食,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时制作,这天人们举家庆祝小年,同时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但是因为地域差异,皖南的桐城、安庆、池州等地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不过挨家挨户制作的送灶粑粑都是大同小异的。
相比北方的糖瓜,南方在“小年”的时候,通常会吃年糕、糍粑等黏性食物。在巢湖南岸,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为“送灶节”,也是农历小年,当地居民提前或当天用米粉做成饼,用豆干、肉、蔬菜或咸菜等为馅,用菜籽油煎出举家共食,感受浓浓年味。
编者按: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传统民俗、年俗活动竞相绽放,每一处都是文化中国的生动展现,传递着浓厚的年味与文化韵味。即日起,红网文化推出《文化中国行——年俗文化》专栏,聚焦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儿时美味记忆:过年粑粑文/楚国良古话说得好:小孩盼过年。
壹健康美食分享:糍粑和年糕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两者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都是比较高的,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那么糍粑和年糕是一个东西吗?糍粑和年糕的区别是什么? 糍粑和年糕是一个东西吗 不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虽然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寒来暑往对生活的影响已经远没有古时那般深刻,但中国人的“一年之计”,终究要等春节过完,四平八稳地开始。虽然不少传统已渐渐消失,但毕竟还有一件亘古不变的传统被保留下来,那就是美食。肠胃,是中国人最有力度的传承。
年糕的味道□文 吴明亮 转瞬已至腊月,家乡的一些习俗又浮现在脑海里。其中,年糕的制作工艺,让我至今难忘;而它迷人的滋味,更令我回味无穷。 每年从腊月初十开始,忙碌的人们就精心筹备年货了。而做年糕(家乡方言叫“做粑粑”),是年货置办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米饺是庐江地域特色美食,是大米磨成粉后手工包制的,饺馅是精选五花肉,搅碎然后加少许豆腐,香葱、老姜、盐、酱油等搅拌均匀,然后在油锅里炸,火候要稍微久一点,待米饺呈透明金黄色,边角外皮有略微的鼓起如泡泡状,远远就能闻到油炸之后米粉和着肉馅的香。
米的铿锵与温柔,是离家就很难吃到同款的——米面与米饺。从合肥出发,驱车南下七十多公里,或是高铁上小憩二十来分钟,就能到老家庐江。庐江北濒巢湖,南近长江,水系发达,自古就是粮仓重地,鱼米之乡;与别处稻香略有不同的是,这里还藏着一种非主流的籼米早稻。
大皖新闻讯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各地旅游市场也逐步升温。在庐江县,95家民宿进入“春节档”模式,预订火爆。目前,已有多家民宿处于订单满房状态,客人大多来自长三角地区。他们选择民宿过年,看重的是乡村浓浓的年味。